近年来,诸暨市婚姻家庭服务工作逐步迈入专业化、体系化新阶段。结合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诸暨市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婚俗改革与基层治理融合新路径,通过构建“全链条”婚姻家庭服务体系,推动婚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做优“前端”服务,夯实婚姻幸福根基。融合西施文化、十里红妆盛景与优秀家风家训等文化资源,建成市级婚俗文化馆、5处户外颁证基地、10个家风家教传承教育基地、婚俗文化广场等,成为宣传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精神文明新地标。创新婚前辅导,构建“4+7”服务体系,聚焦婚姻赋能、家庭发展规划、婚俗新风倡导和优秀婚姻文化宣讲四大主题,通过现场授课、问卷评估、主题展览等七种形式,全面提升新人营造幸福婚姻、建设美满家庭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婚前辅导参与率达92.4%,新人家庭责任意识测评优良率提升35%,婚姻登记满意率保持100%。
二是做强“中端”干预,守护家庭和谐稳定。挂牌成立市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建成30个婚姻家庭调解室、8个村级婚姻家庭疗养室,培育“珍爱湾”“西施娘家人”“江大姐”等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品牌。创新实施“调适+分析+回访”闭环化离婚辅导工作法,今年来累计为964余对夫妻提供专业辅导,调解成功率达35.8%。
三是做精“后端”引领,培育文明婚俗新风。充分发挥村(社)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推行“走亲式”劝导法,落实流程规约、干部报备、节约承诺、文化礼堂宴席准入等制度,遏制相互攀比,制止餐饮浪费,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局面。全域倡导“酒席排场做减法、互助互爱做加法”,引导群众婚事新办,将移风易俗节省的开支捐入村级关爱基金,在“一加一减”之间涵养节俭向善新风。创新打造“景区+婚姻登记”、“甜蜜经济+婚俗文化”等融合场景,成功举办5届集体婚礼,7000余户家庭积极响应婚事简办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