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事关民政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蕴含深厚为民情怀,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民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站位,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做好民政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民政系统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一体学习领悟、融会贯通理解,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深刻理解把握民政工作旗帜鲜明的政治属性。民政工作生动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全省民政系统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民政发展效能。
深刻理解把握民政工作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省民政系统要自觉以普惠性民生建设为发展方向、以基础性民生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兜底性民生建设为基本职责,答好民生答卷。
深刻理解把握民政部门服务保障的职责使命。全省民政系统要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守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民生底线。主动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调研,形成常态化深入一线、服务基层的机制和格局。
深刻理解把握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全省民政系统要坚持完善“四个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儿童权益保障、强化殡葬服务管理、促进慈善事业及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等,加快构建全覆盖、全链条、穿透式的监督管理体系。
凝心聚力,深刻认识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民政工作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克难奋进的攻坚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全省民政系统必须立足地区实际,加快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更好履行综合协调、督查指导、组织推进等重要职责,努力在人口老龄化应对上有新作为,在社会救助上有新成效,在社会福利上有新提升,在社会事务上有新加强,在社会治理上有新气象,全面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的奋进姿态。
民政工作处于高质量发展进位赶超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民政工作面临的紧迫形势。不仅要解决好基本民生保障和服务“有没有”的问题,还要在“好不好”“优不优”上持续用力。全省民政系统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民政服务对象新期待,稳步拓展民政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内容。推动服务对象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保障内容向兼顾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转变;资源配置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作用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民生保障。
民政工作处于共同富裕动能升级的转型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省民政系统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始终以缩小“三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为主攻方向,统筹好“做蛋糕”与“分蛋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逐步提高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和社会公平正义,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民政领域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民政工作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抢抓机遇的窗口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科学部署,全省民政系统必须紧抓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政策支持的机遇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破解新的“成长烦恼”,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坚持“守正创新”重大原则,突出以“八八战略”为统领,与时俱进谋划实施一批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形成整体带动、突破引领、创新示范效应。要更加注重科学谋划,做好拓展、统筹、文化三篇文章,为民政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把握一个总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倾力打造“暖心民政、亲清民生”服务品牌,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持续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突出“两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更好地发挥老龄办的协调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二是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要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统筹衔接,深化社会事务、区划地名、社会组织、慈善和水库移民等工作研究,全力推进民政领域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锚定“三大场景”。一是坚持发挥普惠性作用,助力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普惠普及的发展共建场景。二是坚持发挥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场景。三是坚持发挥兜底性作用,助力形成民呼我为、排忧解困的民生共享场景。
完善“四个体系”。一是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持续完善民政领域政策法规制度体系。二是完善服务保障体系。重点支持市县级综合型民政服务机构、乡镇民政服务站项目建设,健全长效运营保障机制。三是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健全养老、救助、社会组织、殡葬、慈善等领域综合监管体系,强化公权力监督和数字监督,健全完善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提升民政执法效能。四是完善社会参与体系。充分调动广大社会组织、志愿者、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民政社会服务。
落实五方面重点工作。一是通过统筹协同推进老龄工作和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保障,推动全省老龄事业发展,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通过推进社会救助提标扩面、完善综合帮扶治理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拓展社会救助质效,推动社会救助从“保基本”向“全面扶”拓展延伸,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共富路上不让一人掉队。三是通过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加大残疾人关爱帮扶力度,夯实社会福利基础,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持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通过深化殡葬领域综合改革、持续创新婚姻管理服务、促进水库移民融合发展和健全地名管理服务体系,优化社会事务管理,扎实推进社会事务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可及。五是通过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快构建新型慈善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