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指示要求,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精准攻坚“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关爱难题,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全域推广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新模式,实现“困难群众住到哪儿,关爱服务跟到哪儿”。目前,全区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探访关爱“呼叫转移”并实现动态调整,455户656名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受益。
一、精准破题,全域关爱有广度
试点先行,全域推广。以人户分离困难群众比例较高的葫芦岛为先行试点,明确由葫芦岛村干部或网格员关注困难群众迁移居住情况,如目的地为普陀辖区范围的,即按不同对象的探访关爱周期起点界定,及时向困难群众常住地村(社区)推送信息,委托代为探访关爱。试点一年期间,葫芦岛共有36名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受益,在常住地享受探访关爱服务300余人次。自2022年开始推动该工作,以点及面向全区111个村社推广,覆盖群众3925名。
一人一档,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信息推送与接收、探访关爱专人负责制,明确困难群众常住地转移信息的推送方与接收方必须在两天内相互确认;信息接收方一旦签收,即视作本村(社区)居民,安排专人按“一人一档”要求建立翔实档案,按周期规定开展探访关爱,并将图片、文字等内容上传至“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切实厘清责任,杜绝推诿、“落实不到位”现象发生。目前,该区455户656名人户分离困难群众100%落实1名以上探访人、60%以上落实2名及以上结对联系人,并根据每月审批结果做好动态调整工作。
延伸触角,动态追踪。针对年纪较大、文化不高的困难群众,可能存在迁移居住不报告、工作人员发现不及时问题,除困难群众户籍地村(社区)工作人员外,还发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困难群众亲属、邻居等与之结对,一旦困难群众离开户籍地,迁移他处长住,立即报告村(社区)工作人员,便于及时发现,快速推送信息。
二、精细落实,多元关爱有厚度
建立多元联动机制。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依托区、镇(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救助联合体,扎实做好统筹运行、氛围营造工作,并以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推广,发动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村(社区)吹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格局。目前,该区共建成区级助联体1个,镇(街道)级助联体服务站11个,村(社区)助联体服务点111个,联动部门机构28个,社会组织14个。
集聚社会帮扶力量。大力推广“社会组织服务一件事”平台,引导困难群众通过平台向社会组织点单,享受生活帮扶(日常维修、跑腿购物、助洁助浴)、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订单服务。联合企业、爱心个人以及慈善组织等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和捐赠。对一些比较集中的共性需求,组织申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项目,以项目化的方式帮助解决。近三年来,围绕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6个,公益创投项目8个,资金规模达80万元,送达“义载接送”等清单服务6000余人次,诉求解决率达91%。
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分层分类梳理人户分离困难群众走访发现问题,能即时办的即时办;不能即时办的,视情联系困难群众户籍地村(社区),或向户籍所在乡镇反映,创造条件办理。必要时,通过社会救助联席会议转介有关部门办理。同时有针对性地推出特色关爱项目,帮助人户分离困难群众解决有可能出现的居住条件差、出行难等问题。如针对海岛迁居老年人家庭优先安排公有住房实物配租,为血透病人提供就医免费接送服务,在本岛4个养老机构开辟 “绿色通道”等。
三、建章立制,精准关爱有深度
编制市级地方标准。根据前期试点成果,全面梳理困难群众居住地转移申请、迁入地人员接收、服务人员分配、探访关爱送达、服务人员考核等流程,编制成涵盖人户分离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服务范围、基本要求、对象分类、流程、内容与要求、评价改进等的市级地方标准,为全域推开提供遵循。
归集探访关爱数据。依托省大救助信息系统等平台,对服务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运用,建立包括全区登记在册低保、低边对象中60岁以上独居老人、留守儿童、70岁以上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等在内的困难对象数据库和人户分离困难群众数据库。今年以来,已完成人户分离困难群众探访2000余人次。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紧盯周期探访、诉求回应、政策解读、需求转介等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定期对人户分离困难群众探访关爱服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并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逐条提出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