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热点专题 >> 清廉社会组织建设 >> 市县信息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获评第四届“基层清廉建设(浙江)十大创新案例”

发布日期:2024-01-29 13: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社会组织管理局


在近期召开的第四届“基层清廉建设(浙江)十大创新案例”发布会上,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以创建清廉商会为抓手 打造产业集群清廉样本》获评浙江省清廉单元建设十大创新案例,是全省唯一一家获评的社会组织单元。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清廉建设由来已久,是温州社会组织开展清廉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协会在2018年已被温州市发改委授予“行业协会商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近年来,协会以党建为引领,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按照上级清廉社会组织工作部署要求,制定市场规范化建设标准,明确经营正、负面清单,四个“聚集”着力破解清廉商会建设四个难点,助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信用建设,破解清廉商会建设难开展问题。积极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切实规范会员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由协会党支部牵头,党员工作人员带头,在行业内部开展廉洁风险大排查,对重点鞋企员工涉企账务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拒腐防变意识。行业头部企业深入开展清廉建设,形成全行业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清廉建设成果正逐步转化为企业新的生产力和增长点。如,康奈集团在实践中形成“三融四抓”建设经验,将清廉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党建工作、文化建设和内控管理中,每两年举行一次清廉作风建设专题会议,层层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每年与供货商、加工商和采购商签订《购(供)货诚信协议书》,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奥康鞋业针对原材料采购这一易发生贪腐的高危区,制订应对办法,并邀请鞋服行业内70余位审计人员,共同签署《鞋服行业企业审计与反舞弊合作框架协议》,打开了跨企联创清廉的新局面。

二、聚焦建章立制,破解清廉商会建设难持续问题。市鞋革行业协会将清廉民企建设作为工作重要内容,建立会员企业、企业家和员工的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健全诚信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开展商会会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一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清廉民企·温州鞋革行业在行动”主题活动,150家企业负责人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秩序,营造了清廉民企建设的浓厚氛围。二是率先建立反腐联盟。协会牵头市服装商会,共同组建“鞋服行业反腐联盟”,签订《鞋服反腐败联盟协议》,通过配套制度及惩处条款,严防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推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管理的清廉行业协会商会建设格局。三是实行失信信息共享。建立企业贪腐人员黑名单和信息共享机制、反商业贿赂黑名单机制,各会员企业实时共享失信企业名单,堵塞贪腐人员在企业间流动的漏洞。探索商业贿赂款返还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反腐倡廉的积极性,让清廉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有力保障。

三、聚焦搭建平台,破解清廉商会建设难创新问题。2023年4月,在全国率先成立“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企检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批建立企检服务中心的市级行业协会,为进一步推进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合规建设提供了保障,受到党委政府领导充分肯定。一是建立专班值班制度。实行常态化工作专班值班制度,每半个月由服务专员在协会驻点办公,接待企业来访,建立法治服务清单,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咨询服务。二是对接化解企业难题。积极联系对接企业需求,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反馈、精准服务,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三是加强合规经营意识培养。设立市鞋革行业合规中心,牵头组建行业合规联盟,与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举办《企业合规与公司治理》专题讲座,依托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警示行业高发法律风险,引导会员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将合规文化融入企业决策、管理、经营等重要环节,助力全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四、聚焦资源整合,破解清廉商会建设难推进问题。深度参与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深化政校企合作,培育鞋业企业清廉文化。一是政企恳谈促亲清。近年来,协会积极参加温州市“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鹿城区“亲清直通车·鹿力同心面对面”政企恳谈会等活动,积极建言献策,研究促进制鞋产业健康发展对策。推动政企双向发力、同频共振。二是监督举报“零距离”。实行监督举报“直通车”制度,各涉企部门联络员信息上墙,会员企业可及时联系相应部门解决困难问题,发现不廉问题可直接举报反映。三是培训宣传增素质。积极对接各方面师资力量,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等方面培训近30场次,司法部门从法律风险防范角度,讲述清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市场违规违法操作的风险性。与温州城市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国鞋都学院”,通过学院课堂强化对企业清廉建设的教育引导,助力全行业素质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