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主题教育工作

民政简报(第三十二期)

发布日期:2023-06-21 13: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数字化助推“浙里护苗·圆梦助学”行动精准保障

 提升山区海岛养老服务 践行主题教育为民服务宗旨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深入推进殡葬工作提质增效

 移民扶持处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数字化助推“浙里护苗·圆梦助学”行动精准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维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教育权利,今年5月以来,我省依托“浙里护苗”数字平台,为18周岁后仍在全日制院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含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发放助学金。截至6月12日,全省共有220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累计支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金26万元。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工作,根据儿童现实需要,全面打造“浙里护苗”数字平台,进一步为未成年人提供精准服务。作为省级“浙里护苗应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模块成功应用于儿童救助帮扶。通过指导各地及时录入、调整、审核,完善儿童信息数据,生成资金发放清单,确保助学金按时拨付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有效实现动态化、精准化管理。下一步,厅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处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实践活动,始终遵循“儿童福利最大化”原则,持续优化“浙里护苗”平台模块,动态调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扩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范围,不断提升儿童福利水平,用心用情奏响儿童保障关爱进行曲。


提升山区海岛养老服务 践行主题教育为民服务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养老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是重大的民生福祉。山区海岛老年人的养老更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6月15日,“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实施两周年之际,全省山区海岛养老服务研讨暨海岛支老现场会在舟山市嵊泗县花鸟乡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海岛支老两年来的工作成效,强调提升山区海岛养老服务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学习当下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会议指出,深化推进山区海岛养老服务工作,一要清醒认识山区海岛养老面临的问题;二要持续深化海岛支老,加强支老积极性,提升服务设施,做好接续工作,并谋划系列活动;三要启动推进山区助老,落实中央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启动“十大红色康养乡镇”,开展福彩助老系列活动,推动国企参与山区海岛养老,并推广一批山区助老典型案例。会议强调,要高标准完成年度养老各项任务,对上半年全省疫情防控成效、“老有康养”优享工程及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标志性成果打造情况予以肯定,并要求各地要加快完成民生实事和重大任务,认真抓好重大改革,抓紧发布和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始终绷紧安全之弦,加强“浙里康养”和“老有康养”的牵头协调和督导。“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于2021年5月7日拉开序幕。省民政厅组织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五个地市结对支援舟山15个偏远海岛,截至当前,五个支老市先后共派驻162位海岛支老志愿者上岛,会同当地养老服务人员开展生活照料服务4989人次,送医送药送关怀等服务4855人次,组织各类养老护理培训315场次、文化活动1750场次。两年来,省厅和五个支老市直接用于海岛支老工作的援助金额为935.67万(另2021-2023年,给舟山安排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省级补助资金共8156.4万),为舟山海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有效提升了海岛养老服务水平,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深入推进殡葬工作提质增效 殡葬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省民政厅在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民生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殡葬领域综合改革力度,着力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加大惠民殡葬力度,持续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有效推进殡葬工作提质增效。一是补短板提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部所与省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赴11个设区市、33个县(市、区)70个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殡葬服务保障能力专题调研,梳理问题短板清单,深入研判和分析,提出殡葬祭全链条服务保障能力核心要素指标设置方案,指导各地整合殡葬服务资源,加强人员和设施设备配备,推动殡葬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同时,建成200个省级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努力满足解决群众安葬(放)需求。二是强惠民优服务。近年来,加大惠民殡葬工作力度,推动各地在基本殡葬服务方面提标增项扩面,全省已有7个市74个县(市、区)出台了6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目前杭州、绍兴、丽水等地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免费政策;新昌县强化殡葬公益属性,以政府名义印发了《新昌县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从4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项目增加到8项,推进解决群众丧葬负担,切实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三是抓整治促成效。持续推进殡葬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迎亚运“两路两侧‘青山白化’”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经整治35206个,整治率近100%;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活人墓”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工作,目前已整治2919个,近100%得到整治,接下来,按照民政部调度视频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细化举措,多方动员,形成部门合力,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动整治规范工作如期完成。


移民扶持处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党建引航作用,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移民扶持处围绕省委易炼红书记专题调研报告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主题教育各项部署要求,着力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斗争本领,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见效。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斗争意志。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吃水不忘挖井人,要继续加大对库区支持帮扶”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按照“支部领学、专题导学、结对研学、党员自学”的四学联动机制,擦亮初心、锚定方向,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坚定斗争意志,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二是深化自我革命,增强斗争本领。对照中央对地方2022年度水利相关转移支付年度绩效评价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分4个片区,组织11个地级市及所辖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180名移民业务骨干,开展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评价培训。按照全员培训“学”、专家结对“带”、复盘辨析“研”、系统实操“练”等方法,突出问题整改,督促查漏补缺,严抓闭合管理,夯实薄弱环节,扎实提高全省水库移民干部的“真功夫、硬本领”,提升项目资金管理水平,推进水库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扛实使命任务,发扬斗争精神。对照民政厅年度“十大提升行动”,深入落实水库移民安稳共富提升行动,全面推进2024-2025年度水库移民第二期“共同富裕示范项目”评选工作,重点统筹乡村振兴和和美幸福家园建设,重点考虑山区26县、革命老区和为建设生态环境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作出突出贡献的移民县(市、区),确保扶持政策落实落地,移民待遇应享尽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