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省厅动态

【主题教育进行时】警示教育•浙江古代清廉地名故事(五)

发布日期:2023-05-22 16: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划地名处

学子同行书院弄,缪公捐俸“一条鞭”——书院弄

书院弄,位于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以弄内旧有“蓉浦书院”得名。清康熙年间,缪燧拒绝名利,将生祠改为文昌书院,后“义学”与“文昌书院”合并,新书院以缪燧的号“蓉浦”命名,并立《蓉浦书院碑记》以示纪念。

缪燧在舟山为官二十载,始终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在任期间,缪燧不仅重建学宫、扩大县学的规模,还自捐俸银,在书院弄建立起免费教育贫困子弟的义学,捐俸在岙山开辟荡田、山地一百三十多亩,在盘峙开辟茶山和柴山各一片,取租息作为义学的收入。为造福百姓,他曾先后发动乡民修筑海塘23条,全长13173丈,垦田万余亩,被誉为“筑塘老爷”。同时,他推行“一条鞭法”,不仅没克扣百姓银钱,还革除苛捐杂税,并规定百姓可分期纳税,无力纳税者,由官府垫付,秋后补交。缪燧逝世时清贫无长物,其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高尚品德为后人所传颂。

开河遥忆杨公祠,平粜常思杨县令——杨公祠

杨公祠,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清雍正年间,清官杨懿发动咸祥人民修水利、筑海塘,阻咸蓄淡,为民造福。后人感其恩德,于清嘉庆四年(1799)建殿奉祀,杨公祠由此得名。

旧时鄞东的咸祥一带是易洪易旱区,十年九荒、民不聊生,民间兴修水利的呼声强烈。为此,鄞县县令杨懿,十余次微服私访咸祥,听取民意,探察灾情,他为咸祥灾民发放官米万石,减价平粜,济助民食。他还数次上书朝廷,请求豁免咸祥地区税赋,并拨款修筑海塘。面对朝廷下拨的巨额灾银,他从未私取分文,而是全数用于水利建设,后又捐出俸禄,来弥补工程资金的短缺。杨懿逝世时,家徒四壁。咸祥民众闻讯曾步行百里,为其扶棺。为国为民、清正廉洁的杨懿,备受百姓爱戴,今位于咸祥的杨公祠,便是为纪念杨懿而建。

甬上九狮古林镇,商山四皓夏黄公——古林镇

古林镇,位于宁波市(别称甬上)海曙区,以驻地古林得名。古林由“黄公林庙”谐化简称而来。黄公林庙因纪念晚年隐居此地的夏黄公而得名,庙前有九狮桥横卧其上。

夏黄公,是商山四皓之一,一生清正自持、不慕权势。据载,正直不阿的夏黄公,因不满秦皇的暴政,曾弃官隐居于商洛深山中。刘邦建立汉王朝后邀其出仕遭拒。后为辅佐太子刘盈而出山,刘盈顺利继位后许以高官厚禄,淡泊名利的夏黄公婉辞离去,晚年隐居于古林,一心一意为民治病。后人感激他的恩德,专门建造了一座庙来纪念他,并取名为黄公林庙,黄古林的地名也因此而来。如今,在古林镇的黄公林庙,还流传着夏黄公高洁自守、不自标显的清廉故事。

河阳碧水莲心净,清廉朱澜枫叶红——廉让之间

“廉让之间”古居,位于缙云县河阳古民居内,以大宅的大门门楣上题有“廉让之间”四字得名,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其主人朱澜曾从六品官员,借此寓意住处纯美,告诫自己要廉俭谦让。

“廉让之间”的门口有三级台阶,其中一二两级是用同一块石头打造而成,寓意为人处世只有廉俭谦让,才能平步青云,连升三级。踏上台阶,自大门进入,檐下有两个腿柱,腿柱上雕刻着荷花、青菜、萝卜的图案。荷花,别名“莲花”,而“莲”与“廉”谐音,因此莲花象征着廉洁自律。青菜、萝卜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朱澜在“廉让之间”雕刻荷花、青菜、萝卜,出门或进门皆可看到。这些雕刻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要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廉让之间”古居,在时代的发展中,继续述说着房屋主人朱澜希冀自己一生清廉的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题教育进行时】警示教育•浙江古代清廉地名故事(五)
发布时间:2023-05-22

学子同行书院弄,缪公捐俸“一条鞭”——书院弄

书院弄,位于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以弄内旧有“蓉浦书院”得名。清康熙年间,缪燧拒绝名利,将生祠改为文昌书院,后“义学”与“文昌书院”合并,新书院以缪燧的号“蓉浦”命名,并立《蓉浦书院碑记》以示纪念。

缪燧在舟山为官二十载,始终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在任期间,缪燧不仅重建学宫、扩大县学的规模,还自捐俸银,在书院弄建立起免费教育贫困子弟的义学,捐俸在岙山开辟荡田、山地一百三十多亩,在盘峙开辟茶山和柴山各一片,取租息作为义学的收入。为造福百姓,他曾先后发动乡民修筑海塘23条,全长13173丈,垦田万余亩,被誉为“筑塘老爷”。同时,他推行“一条鞭法”,不仅没克扣百姓银钱,还革除苛捐杂税,并规定百姓可分期纳税,无力纳税者,由官府垫付,秋后补交。缪燧逝世时清贫无长物,其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高尚品德为后人所传颂。

开河遥忆杨公祠,平粜常思杨县令——杨公祠

杨公祠,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清雍正年间,清官杨懿发动咸祥人民修水利、筑海塘,阻咸蓄淡,为民造福。后人感其恩德,于清嘉庆四年(1799)建殿奉祀,杨公祠由此得名。

旧时鄞东的咸祥一带是易洪易旱区,十年九荒、民不聊生,民间兴修水利的呼声强烈。为此,鄞县县令杨懿,十余次微服私访咸祥,听取民意,探察灾情,他为咸祥灾民发放官米万石,减价平粜,济助民食。他还数次上书朝廷,请求豁免咸祥地区税赋,并拨款修筑海塘。面对朝廷下拨的巨额灾银,他从未私取分文,而是全数用于水利建设,后又捐出俸禄,来弥补工程资金的短缺。杨懿逝世时,家徒四壁。咸祥民众闻讯曾步行百里,为其扶棺。为国为民、清正廉洁的杨懿,备受百姓爱戴,今位于咸祥的杨公祠,便是为纪念杨懿而建。

甬上九狮古林镇,商山四皓夏黄公——古林镇

古林镇,位于宁波市(别称甬上)海曙区,以驻地古林得名。古林由“黄公林庙”谐化简称而来。黄公林庙因纪念晚年隐居此地的夏黄公而得名,庙前有九狮桥横卧其上。

夏黄公,是商山四皓之一,一生清正自持、不慕权势。据载,正直不阿的夏黄公,因不满秦皇的暴政,曾弃官隐居于商洛深山中。刘邦建立汉王朝后邀其出仕遭拒。后为辅佐太子刘盈而出山,刘盈顺利继位后许以高官厚禄,淡泊名利的夏黄公婉辞离去,晚年隐居于古林,一心一意为民治病。后人感激他的恩德,专门建造了一座庙来纪念他,并取名为黄公林庙,黄古林的地名也因此而来。如今,在古林镇的黄公林庙,还流传着夏黄公高洁自守、不自标显的清廉故事。

河阳碧水莲心净,清廉朱澜枫叶红——廉让之间

“廉让之间”古居,位于缙云县河阳古民居内,以大宅的大门门楣上题有“廉让之间”四字得名,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其主人朱澜曾从六品官员,借此寓意住处纯美,告诫自己要廉俭谦让。

“廉让之间”的门口有三级台阶,其中一二两级是用同一块石头打造而成,寓意为人处世只有廉俭谦让,才能平步青云,连升三级。踏上台阶,自大门进入,檐下有两个腿柱,腿柱上雕刻着荷花、青菜、萝卜的图案。荷花,别名“莲花”,而“莲”与“廉”谐音,因此莲花象征着廉洁自律。青菜、萝卜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朱澜在“廉让之间”雕刻荷花、青菜、萝卜,出门或进门皆可看到。这些雕刻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要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廉让之间”古居,在时代的发展中,继续述说着房屋主人朱澜希冀自己一生清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