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热点专题 >> 主题教育工作

民政简报(第十期)

发布日期:2023-04-28 09: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浙江省民政厅主动深入检视问题

 三“减”齐发 减负基层

 浙江省康复医院检视整改情况


浙江省民政厅主动深入检视问题 省民政厅开展主题教育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梳理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一是自我分析评估。持续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开展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调研分析和党员党性评估,聚焦“四个对照”,建立问题清单制度,认真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督导指出的问题、基层党员反映强烈的问题、中心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思想深处检视问题原因。

二是广泛征集意见。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征集当前民政领域存在的难题,尤其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制约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要求各地4月底前反馈上来。

三是梳理问题清单。对巡视巡察、干部考察、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审计、信访、征求意见等反馈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实行落实销号制度,确保以解决问题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三“减”齐发 减负基层  厅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党支部紧扣“让基层有感”的目标定位,三措并举推进基层减负,具体做法是:

一是聚焦问题“精准减”。开展涉村(社区)“七多”事项清理,做到“应减必减,能并则并、可减尽减”,特别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专项开展涉村社数字化平台调查摸底,对内容不更新、功能不实用、互动回应差等持续纠治,明确要求整改,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截至目前,各地证明事项压缩规模、负面清单事项出现频率降低幅度均超50%,整合宣传阵地7100余个、清理涉村社事项8600余项、摘除牌子3.95万块、制度下墙3.18万个。

二是压实责任“深入减”。下发《关于开展村(社区)减负增效“双百工程”活动的通知》,建立100个村社减负监测点,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村社减负专项自查自纠活动,动态监测村社减负工作落地情况,对推进较慢、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及时督促提醒,确保各项减负措施落地落实。

三是多方参与“合力减”。深化推进“五社联动”,积极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培育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解决基层力量不足的问题,让社区工作者腾出更多精力服务居民。如义乌市出台《义乌市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社会组织目录》,在多个社区以政府购买社工专业服务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开展线上线下的服务活动。各地开展公益创投活动,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村社治理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村社工作事项,形成100个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典型案例。

浙江省康复医院检视整改情况  自党中央、省委、省民政厅全面动员部署开展主题教育工作以来,浙江康复医院高度重视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工作,做到各环节有机结合、一体推进。

一是立足实际,创新举措解难题。医院紧密联系民政康复实际,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进医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重塑两院合作机制体制、深化“一老一小”服务品牌、提升康复医疗综合实力等方面全面发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二是聚焦堵点,强力攻坚求突破。针对2022年度医院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结合审计反馈问题,医院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服务对象及康复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多次召开会议充分听取干部职工及患者意见建议,逐一走访省中医药大学、省中医及省民政厅相关处室,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妥善解决医院发展、合作过程中的问题,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是倒排节点,靶向发力促实效。目前,民政厅、康复医院分别成立两级四方合作工作专班,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合作方案,推进磋商谈判,医院重点围绕理顺两院合作机制体制,以合作互信互惠共赢为原则,争取6月底前明确初步合作框架,9月底前制定合作细则,10月底前完成医院章程修订;在合作机制体制理顺的基础上,12月底前全面修订医院规章制度,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