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 引 号 002482146/2023-0015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单位 省民政厅 成文日期 2023-06-25
文  号 浙民提〔2023〕6号 主题词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0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10-30 10: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王强、李盛委员:

你们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608号提案《以慈善伟力筑牢“一个不掉队”最暖防线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并商省人力社保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残联,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前期开展情况

近年来,省级相关部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决策部署,在推动困难群众就业、帮扶贫困弱势群体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一是多措并举,助推困难群众稳定就业。完善就业政策,将低保、低边、大龄、长期失业等登记失业人员,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给予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相应补贴,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兜底安置。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就业群体、重点地区和新业态新职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24.8万人次。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全省提供就业岗位316.5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5.4万人次,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3.65万人。聚焦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立足传统产业、经典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低收入人口精准画像对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发展型困难家庭快速匹配合适的能力提升项目。

二是集聚资源,助力贫困地区富民增收。坚持“输血+造血”并举,支持山区26县发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全产业链“一县一链”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当地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鼓励支持低收入农户发展小型特色种养业,小型增收产业、来料加工、民宿等庭院经济,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依托“新型帮共体”建设,集聚干部人才和社会资源,组团化、体系化开展结对帮扶工作。26个帮扶团组结合部门优势、工作职能,启动帮扶项目350余个。今年4月,省民政厅印发了《浙江省慈善领域“共富同行”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选择省内优秀慈善组织与山区海岛县开展结对帮扶,通过慈善人才培育、慈善资源融合、慈善阵地赋能、慈善服务共享、慈善文化厚植五大行动,畅通慈善资源配置对接通道,促进当地慈善事业发展,形成一批慈善帮扶困难弱势群体的慈善品牌项目。

三是统筹各方,发挥基层服务阵地作用。截至2022年6月,慈善会系统已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共建立乡镇(街道)慈善分会1312个、村(社区)慈善工作站11304个。目前,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全覆盖,每万人拥有持证社会工作者达到24人。社工站(室)链接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多方资源能力明显增强。设立社区基金会127家,联动乡镇(街道)社工站、慈善工作站等阵地,链接社会、社区慈善资源开展慈善帮扶活动。初步建成县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简称“助联体”)71家,覆盖率达到78.9%。“助联体”横向联动社会救助职能部门、特殊群体救助单位、惠民补贴相关单位、服务类社会力量,纵向搭建贯穿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救助服务网络,有效链接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资源力量,逐步与慈善基地、社工站有机融合。全省已有992个社会救助服务项目进驻“助联体”,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物资帮扶、技能提升、心理疏导等服务。

四是数字赋能,推动困难群众精准帮扶。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助力困难群众帮扶。省民政厅“浙有众扶”设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动态监测家庭收支、人口变化等状况,按照兜底型、急难型、支出型、关爱型、发展型等五种类型对“一家一户”进行“精准画像”,实现“物质+服务”帮扶模式精准化、精细化。“浙里有善”开发慈善领域六大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与大救助平台的互联互通,畅通慈善帮扶的供需两端,透明管理机制,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拓展慈善空间,推动公益慈善力量社会救助深度融合。目前全省慈善组织已全部上线“浙里有善”平台,共有3900多个慈善项目上架“浙里有善”。省农业农村厅的“浙农帮扶”,对低收入农户实行全覆盖、动态化防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构建“一户一策”干部帮扶机制,每户低收入农户都有乡镇以上干部结对,帮扶干部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掌握结对农户情况,加强风险自动识别、一键预警、闭环处置,确保低收入农户风险及时动态消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聚焦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搭建五级贯通就业治理体系,依托大数据将帮扶任务从市县网格化分解到街道、社区,为服务对象建立帮扶档案,实现一人一档,确保帮扶闭环。2022年,帮助94.5万名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2.83万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提案所提的意见建议,我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政策举措,认真做好帮扶资源和困难群众需求的汇集工作,推进供需精准对接。重点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大力实施“共富同行”计划。组织实施慈善领域“共富同行”计划,引导慈善资源支持山区海岛县的扶贫、济困、救孤、助残等慈善项目,深入发掘慈善工作人才,构建人才成长“快速通道”。引导慈善组织广泛联系电商平台、爱心企业等,线上线下公益助销农优产品,为山区海岛县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增产增收。鼓励支持企业家等高净值人群以慈善信托方式助力山区海岛县发展,引导慈善信托资金实施助力山区海岛县发展的公益慈善项目。引导慈善组织积极关注山区海岛县济困、救孤、助残、养老、教育、医疗等慈善领域,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群体的慈善需求,引进落地、开发培育一批慈善项目。对发展效果好、范围广、影响深的慈善项目,在年度浙江慈善事业引导资金评定中予以重点支持。

(二)进一步赋能基层慈善阵地。目前,全省已建成慈善基地101个,实现了市县两级全覆盖。以慈善基地为平台,以社会工作站为纽带,打造和优化一批慈善阵地,完善慈善服务网络。以结对帮扶为基础,推动当地慈善基地提升。以全省打造3家“功能集成、业务融合、群众有感”的最佳慈善基地为目标,开展慈善组织“组团式下沉”慈善基地工作。选择全省26家优秀的省级慈善组织结成团组,形成合力,入驻慈善基地。发挥慈善组织资源和专业优势,鼓励下沉的慈善组织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开展慈善领域业务知识培训和慈善项目实务经验分享活动,加强慈善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在基地建设、运营过程中持续提供孵化培育、项目指导、人才培育等支持。重点面向“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人群的慈善需求谋划项目。

(三)加快构建“慈善+救助”模式。整合资源,与基层助联体联动,以“浙里有善”平台数字赋能,通过镇、村级服务站点摸排、采集当地慈善需求,挖掘辖区内慈善资源,梳理慈善供需清单,鼓励当地慈善组织优先认领需求,谋划项目,着力实现救助提供方、需求方、服务方有效对接。引导区域间慈善资源合理流动,实现慈善资源效益最大化。实现与“浙有众扶”应用的互联互通,针对前期系统对接中的难点问题,选择试点单位,探索解决制约系统互联互通的瓶颈问题,实现救助需求端和资源供给端有效链接。

(四)推动“五社联动”提质增效。进一步放大“五社”效应,推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在帮扶服务方面百花齐放、互为补充,有效提升帮扶的针对性、实效性。按照“五社联动”专项工作方案,指导各地深入开展实施社区治理赋能增效、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支撑、社区志愿者常态服务、社会慈善资源助力等五大行动18项任务。健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保障,以慈善资源助力为补充,以项目运作为纽带的“五社”联动新路径。建立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服务机制。指导各地立足本地,探索解决社区服务力量不足、资源整合不够、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链接社会、社区慈善资源开展慈善帮扶活动,营造社区“人人可慈善、家家做慈善”的良好氛围。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省慈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建议。

 

联 系 人:浙江省民政厅社慈处  严黎霞

联系电话:0571—87050237

                                

                             浙江省民政厅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