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县动态

宁波市鄞州区“三提一赋”跑出社区治理新速度

发布日期:2022-09-27 16: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宁波市鄞州区民政局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要求,面对新时代下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的新问题,在社区建设上提档、社工队伍上提质、服务创新上提效、制度保障上赋能,“三提一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跑出鄞州区社区治理的新速度。

一、聚焦协同治理,高标准推进社区建设提档

(一)唱响“主旋律”,坚定不移抓好社区自治。通过开展首批社区公约“十佳”评选活动,让社区公约成为社区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充分发挥社区公约的引领作用。全面推广“契约式治理”和“居民说事”制度,畅通“四方例会”“圆桌会议”等议事平台。在福明街道江城社区率先成立“幸福里”小区自治服务站,并在东郊街道江丰社区等推广复制,共建成5个小区居民自治服务站。

(二)聚焦“融合力”,奋力推进社区多方治理。畅通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为社区治理注入更多发展动能。加快形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新格局,27家社会组织进驻区社会组织创新园,2021年114个项目得到提升孵化,涉及100余家,开展各类活动1888场,服务11万人次。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社区发展基金会,并实现镇(街道)社区发展专项基金全覆盖,累计筹资额达1600余万元,带动近百家企业参与社区治理。

(三)深耕“试验田”,精益求精打造社区品牌。挖掘社区特色亮点,通过“整体布局、点线串联”的方式,形成以“平台阵地、服务创新、艺术振兴、联动展示”为特色的社区精品线路,深入打造具有鄞州特色的社区品牌。创新形成具有标识度的“鄞和居”“鄞和云”“鄞和岗”系列品牌,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鄞州”名片。探索社区空间运营品牌,着力打造社会组织和社区企业两种社区运营模式。

二、聚焦人才锻造,高质量推进社工队伍提质

(一)全流程把控,让队伍有底气。自2010年起全区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聘,规范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聘任等程序,构建了常态化、公开化招录机制。今年,根据市“千人大招聘、万人驻社区”行动要求,持续加大社工招聘力度,分别在3月、7月两次实施招聘,实现每万常住人口拥有社工数量达到20人。同时,结合各镇(街道)实际需求,对年龄、性别进行个性化调整,科学设置招考岗位,面向全日制本科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社工、面向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招聘社区紧缺人才;强化专业导向,今年招聘中对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专业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笔试加分。建立起当年度考录社工后备库,设立动态补录机制,实现社工随缺随补、应配尽配。

(二)全周期培养,让队伍有能力。选优配强社区“领雁”群体,依托俞复玲名师工作室、“红匠特训营”等载体,通过“书记领衔”等项目切实提升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带头”能力。注重“良雁”实践锻炼,2021年组织85后社区副职前往杭州参加为期两天的封闭式培训班,提升社区副职实务水平及协调能力。注重“雏雁”初心培育,通过导师帮带、分组学习、项目交流等形式,个性化为新社工赋能,让新社工尽快融入角色,如白鹤街道“五为”社工成长计划,以机制为底、学习为纲、眼见为真、实战为本、成绩为实,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操练等社工阶梯式培养课程,提高新社工岗位服务能力。

(三)全要素激励,让队伍有信心。全面实行社工薪酬待遇“三岗十八级”工资套改机制,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免费体检、高温津贴等待遇,保障社工的基本权益。加大从社工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探索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可按规定程序解决事业人员身份,打破职业晋升天花板。构建全社会崇尚关爱社工氛围,在全市率先设立社会工作领域人才政府特殊津贴,累计47名人才享受;针对长期坚守在基层一线、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以上的社工设立“耕耘奖”评选,共有46名同志获得;设立“鄞州社工专项关爱基金”,对家庭、个人有困难的社工实施综合救助,开通24小时社工服务热线,让广大社工安心扎根基层。

三、聚焦载体变革,高水平推进服务创新提效

(一)通过数字化改革让社区治理更智能。创新“基层一表通”应用场景,打通16个部门、整合51张报表,做到数据一表管理、信息一键填报,让“数据跑”代替“社工跑”。推出“掌上治社”数字治理模式,打造居务一键管理,服务一次办理、矛盾一键化解、要素一网通管“四个一”模块。推进下应街道海创社区市级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升级海多多居民服务工单系统,提供涵盖5大类36种服务,项目由居民“下单”、党员“接单”,实现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解决了“效能怎么提”的问题。

(二)通过阵地打造让社区硬件更宜居。推广江城与和丰社区等优秀阵地打造经验,打造“亲民化、可互动”的开放式场地,优化东郊街道仇毕社区、钟公庙街道泰康社区、欢乐海岸社区等8个“居民会客厅”阵地建设,加强服务项目设计指导,保证活动场所建得好、用得好。全面推开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确保社区服务阵地向邻里化、亲情化转变。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更新、微治理”,摆脱老旧社区活动设施老化、活动空间有限的困境。

(三)通过服务供给让社区服务更舒心。扩大普惠型为老服务供给,扎实推进省市各项养老民生实事工程,建设4家康养联合体;深化养老领域数字化改革,持续完善“鄞龄养老”数字平台,“一键助餐”“一键助学”“一键入住”三大场景已进入试运行。完善“分层分级社救”体系,依托“1+8+X”大救助体系,完善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005元/月提高至1181元/月,年低保标准超1.4万元/年。积极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并顺利通过国家民政部验收。

四、聚焦机制优化,高效能推进制度保障赋能

(一)高位统筹部署。成立区委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及六个专项组,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现代社区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体系,系统重塑城乡社区建设的新架构、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

(二)完善政策支撑。在“基层治理全面提升”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拟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社区)准入工作的实施意见》《鄞州区城乡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指引》《鄞州区城乡社区小区自治服务站工作指引》《“众筹微治”基金运行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出台《鄞州区关于推进城乡社区编码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扎实推进城市社区编码工作,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研究草拟《鄞州区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鄞州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等文件,用制度成果巩固基层治理的经验。

(三)注重总结推广。以“基层治理提升年”为契机,加快总结推广小区自治服务站创设、“众筹微治”机制等成功经验推广到每个镇(街道)社区,为全区、全市推开提供可借鉴范本。以“小切口”打造“精特亮”,充分挖掘明楼街道一纵三横“丰”字型等工作模式,总结提炼白鹤街道“八共协同”治理法、“红管家”物居业协同法等经验,形成社区治理“工具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宁波市鄞州区“三提一赋”跑出社区治理新速度
发布时间:2022-09-27

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要求,面对新时代下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的新问题,在社区建设上提档、社工队伍上提质、服务创新上提效、制度保障上赋能,“三提一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跑出鄞州区社区治理的新速度。

一、聚焦协同治理,高标准推进社区建设提档

(一)唱响“主旋律”,坚定不移抓好社区自治。通过开展首批社区公约“十佳”评选活动,让社区公约成为社区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充分发挥社区公约的引领作用。全面推广“契约式治理”和“居民说事”制度,畅通“四方例会”“圆桌会议”等议事平台。在福明街道江城社区率先成立“幸福里”小区自治服务站,并在东郊街道江丰社区等推广复制,共建成5个小区居民自治服务站。

(二)聚焦“融合力”,奋力推进社区多方治理。畅通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为社区治理注入更多发展动能。加快形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新格局,27家社会组织进驻区社会组织创新园,2021年114个项目得到提升孵化,涉及100余家,开展各类活动1888场,服务11万人次。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社区发展基金会,并实现镇(街道)社区发展专项基金全覆盖,累计筹资额达1600余万元,带动近百家企业参与社区治理。

(三)深耕“试验田”,精益求精打造社区品牌。挖掘社区特色亮点,通过“整体布局、点线串联”的方式,形成以“平台阵地、服务创新、艺术振兴、联动展示”为特色的社区精品线路,深入打造具有鄞州特色的社区品牌。创新形成具有标识度的“鄞和居”“鄞和云”“鄞和岗”系列品牌,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鄞州”名片。探索社区空间运营品牌,着力打造社会组织和社区企业两种社区运营模式。

二、聚焦人才锻造,高质量推进社工队伍提质

(一)全流程把控,让队伍有底气。自2010年起全区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聘,规范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聘任等程序,构建了常态化、公开化招录机制。今年,根据市“千人大招聘、万人驻社区”行动要求,持续加大社工招聘力度,分别在3月、7月两次实施招聘,实现每万常住人口拥有社工数量达到20人。同时,结合各镇(街道)实际需求,对年龄、性别进行个性化调整,科学设置招考岗位,面向全日制本科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社工、面向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招聘社区紧缺人才;强化专业导向,今年招聘中对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专业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笔试加分。建立起当年度考录社工后备库,设立动态补录机制,实现社工随缺随补、应配尽配。

(二)全周期培养,让队伍有能力。选优配强社区“领雁”群体,依托俞复玲名师工作室、“红匠特训营”等载体,通过“书记领衔”等项目切实提升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带头”能力。注重“良雁”实践锻炼,2021年组织85后社区副职前往杭州参加为期两天的封闭式培训班,提升社区副职实务水平及协调能力。注重“雏雁”初心培育,通过导师帮带、分组学习、项目交流等形式,个性化为新社工赋能,让新社工尽快融入角色,如白鹤街道“五为”社工成长计划,以机制为底、学习为纲、眼见为真、实战为本、成绩为实,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操练等社工阶梯式培养课程,提高新社工岗位服务能力。

(三)全要素激励,让队伍有信心。全面实行社工薪酬待遇“三岗十八级”工资套改机制,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免费体检、高温津贴等待遇,保障社工的基本权益。加大从社工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探索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可按规定程序解决事业人员身份,打破职业晋升天花板。构建全社会崇尚关爱社工氛围,在全市率先设立社会工作领域人才政府特殊津贴,累计47名人才享受;针对长期坚守在基层一线、工作年限满二十年以上的社工设立“耕耘奖”评选,共有46名同志获得;设立“鄞州社工专项关爱基金”,对家庭、个人有困难的社工实施综合救助,开通24小时社工服务热线,让广大社工安心扎根基层。

三、聚焦载体变革,高水平推进服务创新提效

(一)通过数字化改革让社区治理更智能。创新“基层一表通”应用场景,打通16个部门、整合51张报表,做到数据一表管理、信息一键填报,让“数据跑”代替“社工跑”。推出“掌上治社”数字治理模式,打造居务一键管理,服务一次办理、矛盾一键化解、要素一网通管“四个一”模块。推进下应街道海创社区市级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升级海多多居民服务工单系统,提供涵盖5大类36种服务,项目由居民“下单”、党员“接单”,实现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解决了“效能怎么提”的问题。

(二)通过阵地打造让社区硬件更宜居。推广江城与和丰社区等优秀阵地打造经验,打造“亲民化、可互动”的开放式场地,优化东郊街道仇毕社区、钟公庙街道泰康社区、欢乐海岸社区等8个“居民会客厅”阵地建设,加强服务项目设计指导,保证活动场所建得好、用得好。全面推开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确保社区服务阵地向邻里化、亲情化转变。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更新、微治理”,摆脱老旧社区活动设施老化、活动空间有限的困境。

(三)通过服务供给让社区服务更舒心。扩大普惠型为老服务供给,扎实推进省市各项养老民生实事工程,建设4家康养联合体;深化养老领域数字化改革,持续完善“鄞龄养老”数字平台,“一键助餐”“一键助学”“一键入住”三大场景已进入试运行。完善“分层分级社救”体系,依托“1+8+X”大救助体系,完善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005元/月提高至1181元/月,年低保标准超1.4万元/年。积极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并顺利通过国家民政部验收。

四、聚焦机制优化,高效能推进制度保障赋能

(一)高位统筹部署。成立区委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及六个专项组,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现代社区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体系,系统重塑城乡社区建设的新架构、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

(二)完善政策支撑。在“基层治理全面提升”试点工作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拟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社区)准入工作的实施意见》《鄞州区城乡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指引》《鄞州区城乡社区小区自治服务站工作指引》《“众筹微治”基金运行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出台《鄞州区关于推进城乡社区编码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扎实推进城市社区编码工作,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研究草拟《鄞州区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鄞州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等文件,用制度成果巩固基层治理的经验。

(三)注重总结推广。以“基层治理提升年”为契机,加快总结推广小区自治服务站创设、“众筹微治”机制等成功经验推广到每个镇(街道)社区,为全区、全市推开提供可借鉴范本。以“小切口”打造“精特亮”,充分挖掘明楼街道一纵三横“丰”字型等工作模式,总结提炼白鹤街道“八共协同”治理法、“红管家”物居业协同法等经验,形成社区治理“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