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县动态

开化县积极探索后期扶持方式 扎实做好水库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

发布日期:2022-12-14 15:3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开化县民政局

开化县是移民大县,境内有大中型地方水库2座,分别是建于1969年茅岗水库和建于1981年的齐溪水库。小型水库30座,山塘水库67座,总库容2619万立方米。全县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51745人,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235个行政村。为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开化县水库移民管理中心积极探索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以实现移民群众住得安心、过得放心、充满信心、生活舒心为目标,做实移民村集体经济增收、培训就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等工作,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是聚焦移民村增收致富。开化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地区之一,地区经济薄弱大量劳动力外流,扶持和发展移民村经济是后扶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支持并鼓励具有区位优势的集体经济薄弱移民村建设标准厂房、农贸市场、物业用房、光伏发电等项目,有效地推动了移民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共安排物业用房项目31个,建筑面积56264平方米,移民资金补助3493万元,其中华埠镇华锋村来料加工用房项目租金年收入120万元,合同期为15年,租金价以每年5%递增。鼓励移民村跨区域购置商铺店面,增加村集体租金收入,2019年至2021年共安排52个移民村购买店面项目,店面房96间,合计6419平方米,移民补助资金达7034万元,预计租金年收入513万元,其中齐溪镇上村村三间店面租金收入达20万元。依托开化县光伏产业基础,以移民扶持资金帮助移民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强村富民。全县自2018年以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29个,装机容量7098.87KW,水库移民资金补助1939万元。预计年发电量750万千瓦,村集体年增收近320万元,如首创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投资主体建设的光伏富民工程新模式的杨林镇川南新村去年光伏发电总收入32万元。2022年实施移民共富项目5个,总投资11656万元,移民补助资金5000万元,36个移民村实现年收入近1000万元。

二是聚焦美丽移民村建设。近年来,针对该县许多移民村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引导他们融入衢州有礼金溪画廊诗画风光带建设中,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积极培育特色精品移民村、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引导移民村用好环境政策,在美丽经济上出成效,扶持库区、移民安置村和移民经营山水、村庄、家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和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以美丽环境生发美丽经济。截至目前,全县95个移民安置村共建成A级景区村78个,占比82%;其中3A景区村12个,占全县3A景区村的47.8%;金星、下淤、龙门三个移民村被评为“钱江源大花园十大典范村”。2016年以来,龙门村立足自身优势,先后申报移民扶持资金400多万元,实施了龙门村休闲养生基地、隐龙谷游步道提升、桃花坞景区建设等休闲旅游项目,全村旅游营业收入每年稳定在40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60万元以上。通过移民资金扶持移民村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聚焦移民创业就业。开化是劳务大县,全县36万人口,三分之一人口外出务工。据调查统计,全县直补移民家庭人口总数3.8万人,其中:实际劳动力人口近2万人,占总人口的52%;实际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口1.1万人,占实际劳动力人口的58%以上。2020年疫情期间,大多数移民劳动力“滞留”家中;疫情形势好转后,由于劳务市场的“萎缩”,部分移民劳动力外出务工遭遇劳动技能的瓶颈,一部分移民也萌发自己创业的想法。开化县水库移民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到全县部分移民集中村进行走村入户开展调查,通过移民座谈会、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新冠疫情下移民安置村村民拥有“一技之长”的迫切愿望,掌握移民急需的培训项目。并每年安排专项目资金用于水库移民劳动技能培训项目。与之同时,县移民管理机构还对接就业部门做好就业市场和行情分析,在了解掌握就业市场和创业前景的基础上,在组织移民培训中主打“开化保姆”、“开化气糕”、育婴师、农家乐管理等品牌;同时,打通培训与就业的堵点,邀请上海、杭州等地家政公司安排资深从业者来授课,并开展就业意向现场签约活动。2022年,开化举办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十九期,培训移民群众816人,均取得劳动技能证书,其中开化保姆251人、育婴师291人、农家乐经营管理100人、开化气糕174人,已有430余人实现外出就业意向、30余人有在县城或集镇开气糕和面点店的意愿。

“芝麻开花节节高”!在钱江源头开化,通过实施“强村富民、美村惠民、稳村利民”三大工程,移民村变“怡民村”,3.8万移民人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025元,达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4%,有效促进移民群体融合融入,推动共同富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开化县积极探索后期扶持方式 扎实做好水库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14

开化县是移民大县,境内有大中型地方水库2座,分别是建于1969年茅岗水库和建于1981年的齐溪水库。小型水库30座,山塘水库67座,总库容2619万立方米。全县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51745人,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235个行政村。为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开化县水库移民管理中心积极探索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以实现移民群众住得安心、过得放心、充满信心、生活舒心为目标,做实移民村集体经济增收、培训就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等工作,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是聚焦移民村增收致富。开化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地区之一,地区经济薄弱大量劳动力外流,扶持和发展移民村经济是后扶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支持并鼓励具有区位优势的集体经济薄弱移民村建设标准厂房、农贸市场、物业用房、光伏发电等项目,有效地推动了移民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共安排物业用房项目31个,建筑面积56264平方米,移民资金补助3493万元,其中华埠镇华锋村来料加工用房项目租金年收入120万元,合同期为15年,租金价以每年5%递增。鼓励移民村跨区域购置商铺店面,增加村集体租金收入,2019年至2021年共安排52个移民村购买店面项目,店面房96间,合计6419平方米,移民补助资金达7034万元,预计租金年收入513万元,其中齐溪镇上村村三间店面租金收入达20万元。依托开化县光伏产业基础,以移民扶持资金帮助移民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强村富民。全县自2018年以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29个,装机容量7098.87KW,水库移民资金补助1939万元。预计年发电量750万千瓦,村集体年增收近320万元,如首创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投资主体建设的光伏富民工程新模式的杨林镇川南新村去年光伏发电总收入32万元。2022年实施移民共富项目5个,总投资11656万元,移民补助资金5000万元,36个移民村实现年收入近1000万元。

二是聚焦美丽移民村建设。近年来,针对该县许多移民村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引导他们融入衢州有礼金溪画廊诗画风光带建设中,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积极培育特色精品移民村、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引导移民村用好环境政策,在美丽经济上出成效,扶持库区、移民安置村和移民经营山水、村庄、家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和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以美丽环境生发美丽经济。截至目前,全县95个移民安置村共建成A级景区村78个,占比82%;其中3A景区村12个,占全县3A景区村的47.8%;金星、下淤、龙门三个移民村被评为“钱江源大花园十大典范村”。2016年以来,龙门村立足自身优势,先后申报移民扶持资金400多万元,实施了龙门村休闲养生基地、隐龙谷游步道提升、桃花坞景区建设等休闲旅游项目,全村旅游营业收入每年稳定在40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60万元以上。通过移民资金扶持移民村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聚焦移民创业就业。开化是劳务大县,全县36万人口,三分之一人口外出务工。据调查统计,全县直补移民家庭人口总数3.8万人,其中:实际劳动力人口近2万人,占总人口的52%;实际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口1.1万人,占实际劳动力人口的58%以上。2020年疫情期间,大多数移民劳动力“滞留”家中;疫情形势好转后,由于劳务市场的“萎缩”,部分移民劳动力外出务工遭遇劳动技能的瓶颈,一部分移民也萌发自己创业的想法。开化县水库移民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到全县部分移民集中村进行走村入户开展调查,通过移民座谈会、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新冠疫情下移民安置村村民拥有“一技之长”的迫切愿望,掌握移民急需的培训项目。并每年安排专项目资金用于水库移民劳动技能培训项目。与之同时,县移民管理机构还对接就业部门做好就业市场和行情分析,在了解掌握就业市场和创业前景的基础上,在组织移民培训中主打“开化保姆”、“开化气糕”、育婴师、农家乐管理等品牌;同时,打通培训与就业的堵点,邀请上海、杭州等地家政公司安排资深从业者来授课,并开展就业意向现场签约活动。2022年,开化举办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十九期,培训移民群众816人,均取得劳动技能证书,其中开化保姆251人、育婴师291人、农家乐经营管理100人、开化气糕174人,已有430余人实现外出就业意向、30余人有在县城或集镇开气糕和面点店的意愿。

“芝麻开花节节高”!在钱江源头开化,通过实施“强村富民、美村惠民、稳村利民”三大工程,移民村变“怡民村”,3.8万移民人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025元,达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9.4%,有效促进移民群体融合融入,推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