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县动态

嘉兴市秀洲区多元助力康养体系建设 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2-11-07 17: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嘉兴市秀洲区民政局

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坚持多方协同、全链打通,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四维一体力量,不断强化康养服务队伍,积极打响秀洲特色“安心养”为老服务品牌,持续推进立体化康养体系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相关工作得到副省长王文序和嘉兴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入选省民政厅“浙里康养”的家庭养老床位子场景试点,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浙江省政府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浙江省民政数字化改革第二批优秀案例、嘉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第一批最佳实践、嘉兴市数字赋能市域社会治理十大创新奖等荣誉。

一是政府引导,夯实责任激发“原动力”。制定《秀洲区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全市首个《嘉兴市秀洲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及运营奖补实施办法(试行)》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管理规范》,全力实现政策保障。制定《适老化改造项目和智能化改造设备指导清单》,累计投入适老化改造资金730余万元为547户老年人开展改造。建设秀洲区“安心养”智慧养老应用,下设养医护、居家养老监管、机构养老监管、智慧助安和家庭养老床位五大子场景,服务领域覆盖全区9.4万老年人、全区141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家养老机构和约800户左右空巢独居老人。加大规划投入力度,“十四五”期间,建立健全“1+5+N+X”的秀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康养联合体5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资源,合力打造15个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探索推进未来社区康养场景建设。

二是企业助力,整合力量注入“活泉水”。引入本土智能企业麒盛科技生产的智能设备,在王店镇、新塍镇、新城街道和高照街道共选取500户空巢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智能床,定时监测、反馈老人睡眠状态时健康体征数据,包括呼吸、心率、HRV(心率变异性)、打鼾等。同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和家庭环境,重点针对全区空巢独居老年人订制安装无感式“助安五件套”,包括智能水表、智能烟感、智能煤气、雷达跌倒报警和一键呼叫,每位老人关联“亲属-邻居(志愿者)-网格员-养老护理员-村(居)干部”五级紧联人,建立24小时预警闭环处理机制,守护老年人居家安全。截至目前,“秀洲安心养”的智慧助安平台已收到预警200多起,反馈率100%。依托麒盛科技慈善信托,设立扶持基金,首批基金为100万元,定向支持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发动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成立“造血式”慈善帮扶基地,整合各方力量,为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三是社会参与,优化服务打造“共富景”。优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范围,由社会组织共派驻4人对舟山市嵊泗县花鸟岛和大洋山岛展开“海岛支老”行动,包括助餐配送餐、生活照料、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个性化康复护理等,服务人次达50多人。针对独居困境老人就餐难问题,设立“爱心食堂”,由专业社会组织牵头,培育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引导辖区单位捐钱、捐锅、捐米,保证爱心食堂的资金和物资,招募居民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买菜、做饭、送餐的“一条龙”志愿服务。如新塍镇凤舞社区爱心食堂已服务6年。同时,开展“幸福来敲门”为老服务项目,社工通过日常敲敲门、志愿服务、微心愿认领等方式,帮助空巢老人、失独家庭从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上解决一些迫切问题,使受助人群充分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截至目前,已开展相关服务2800余次,服务时长达8700小时。

四是居民融入,助人自助共绘“同心圆”。在相对偏远的自然村落探索设立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分中心“一里居”,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常交流、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开辟“公共厨房”,为农村老年人免费提供“蒸饭菜”服务。实现“一里居”服务共享,探索“公共厨房”新型模式,达成居民自助互助。如王店镇南梅村为全村有需要的老年人发放蒸饭盒,老人每日可将自家配好的米饭、菜品定时送至“一里居”蒸煮,截至目前日享受“公共厨房”服务的老年人约有100多名。同时,“爱心食堂”模式开发整合了原本松散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爱心企业等多方资源和力量,有效地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互助自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完善了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水平,形成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嘉兴市秀洲区多元助力康养体系建设 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11-07

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坚持多方协同、全链打通,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四维一体力量,不断强化康养服务队伍,积极打响秀洲特色“安心养”为老服务品牌,持续推进立体化康养体系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相关工作得到副省长王文序和嘉兴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入选省民政厅“浙里康养”的家庭养老床位子场景试点,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浙江省政府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浙江省民政数字化改革第二批优秀案例、嘉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第一批最佳实践、嘉兴市数字赋能市域社会治理十大创新奖等荣誉。

一是政府引导,夯实责任激发“原动力”。制定《秀洲区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全市首个《嘉兴市秀洲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及运营奖补实施办法(试行)》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管理规范》,全力实现政策保障。制定《适老化改造项目和智能化改造设备指导清单》,累计投入适老化改造资金730余万元为547户老年人开展改造。建设秀洲区“安心养”智慧养老应用,下设养医护、居家养老监管、机构养老监管、智慧助安和家庭养老床位五大子场景,服务领域覆盖全区9.4万老年人、全区141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家养老机构和约800户左右空巢独居老人。加大规划投入力度,“十四五”期间,建立健全“1+5+N+X”的秀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康养联合体5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资源,合力打造15个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探索推进未来社区康养场景建设。

二是企业助力,整合力量注入“活泉水”。引入本土智能企业麒盛科技生产的智能设备,在王店镇、新塍镇、新城街道和高照街道共选取500户空巢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智能床,定时监测、反馈老人睡眠状态时健康体征数据,包括呼吸、心率、HRV(心率变异性)、打鼾等。同步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和家庭环境,重点针对全区空巢独居老年人订制安装无感式“助安五件套”,包括智能水表、智能烟感、智能煤气、雷达跌倒报警和一键呼叫,每位老人关联“亲属-邻居(志愿者)-网格员-养老护理员-村(居)干部”五级紧联人,建立24小时预警闭环处理机制,守护老年人居家安全。截至目前,“秀洲安心养”的智慧助安平台已收到预警200多起,反馈率100%。依托麒盛科技慈善信托,设立扶持基金,首批基金为100万元,定向支持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发动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成立“造血式”慈善帮扶基地,整合各方力量,为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三是社会参与,优化服务打造“共富景”。优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范围,由社会组织共派驻4人对舟山市嵊泗县花鸟岛和大洋山岛展开“海岛支老”行动,包括助餐配送餐、生活照料、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个性化康复护理等,服务人次达50多人。针对独居困境老人就餐难问题,设立“爱心食堂”,由专业社会组织牵头,培育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引导辖区单位捐钱、捐锅、捐米,保证爱心食堂的资金和物资,招募居民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买菜、做饭、送餐的“一条龙”志愿服务。如新塍镇凤舞社区爱心食堂已服务6年。同时,开展“幸福来敲门”为老服务项目,社工通过日常敲敲门、志愿服务、微心愿认领等方式,帮助空巢老人、失独家庭从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上解决一些迫切问题,使受助人群充分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截至目前,已开展相关服务2800余次,服务时长达8700小时。

四是居民融入,助人自助共绘“同心圆”。在相对偏远的自然村落探索设立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分中心“一里居”,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常交流、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开辟“公共厨房”,为农村老年人免费提供“蒸饭菜”服务。实现“一里居”服务共享,探索“公共厨房”新型模式,达成居民自助互助。如王店镇南梅村为全村有需要的老年人发放蒸饭盒,老人每日可将自家配好的米饭、菜品定时送至“一里居”蒸煮,截至目前日享受“公共厨房”服务的老年人约有100多名。同时,“爱心食堂”模式开发整合了原本松散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爱心企业等多方资源和力量,有效地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互助自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完善了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水平,形成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