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县动态

诸暨市打造“一墓一码”智慧公墓管理模式

发布日期:2021-09-27 11: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提升殡葬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诸暨市上线智慧公墓管理与服务平台,打造“一墓一码”智慧管理模式,为每个公墓墓穴安装专属二维码铭牌,并以特有编码方式自动生成墓穴对应的二维码实现在线管理。截至目前,诸暨市974个公墓13万个墓穴实现“一墓一码”智慧管理。

一、公墓管理远程“智控”

墓穴档案精细管理。全市所有公墓墓穴按照“一墓一码”管理要求进行信息采集归档,截至目前全市72967个入葬墓穴完成档案电子化,做到安葬一例、归档一例。在智慧公墓管理与服务平台,可查看并管理所有安葬逝者的基本信息、购墓情况、入葬墓穴和管理费等信息,并实时掌握所有公墓墓区的使用率及空穴率,添加公墓管理员账号对其辖区公墓进行电子化管理。

打造公墓管理“驾驶仓”。将公墓信息、逝者信息等数据通过建模形成公墓地图、逝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生态葬趋势、设备告警信息等可视化大屏,使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实时反映公墓管理运行状态。把单一的公墓墓穴信息转化为公墓管理决策的数字依据,有利于殡葬设施规划、公墓建设布局等指标分析及决策的有效落地。

环境及客流实时监控。在大型陵园布置热成像仪及摄像头,有效监控森林火灾等安全隐患,控制陵园瞬时客流量,防止人员过度集聚,降低灾害事故的风险等级,大大提升应急事件的响应速度。

二、祭祀服务线上“智联”

远程查看墓地实景。逝者家属保存逝者墓穴二维码后,通过“诸暨市智慧公墓”小程序扫描墓穴二维码,可远程查看墓地实景,包括墓位基本介绍、公墓航拍全景等。

在线预约实地祭扫。群众通过“诸暨市智慧公墓”小程序预约公墓陵园现场祭扫日期,有利于群众避开祭扫高峰错峰祭扫,避免人员聚集,助力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今年全市累计预约祭扫群众500余人次。

创建网上祭祀纪念馆。利用虚拟漫游技术,对文字说明、语音解说、图像视频等进行整合加工,实现三维虚拟自动漫游等逼真、形象的展示效果。逝者亲人通过创建虚拟纪念馆进行网络祭扫,今年诸暨市已有3000余人以网络祭扫的方式祭奠先人。

三、生态安葬全域“智推”

生态安葬点建设乡镇全覆盖。建成占地面积15亩的诸暨市生态葬示范区,草坪葬、树葬等生态墓穴3404处,较传统安葬可节省三分之二的土地资源,对全市乃至全省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加大乡镇生态安葬点建设力度,2021年底实现23个镇乡(街道)生态安葬点全覆盖。

生态葬服务全流程数字化。群众在“浙里办”身后事联办平台办理逝者身后事流程时,骨灰处理方式选择“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方式,完成相关手续后相应奖励在限定期限内进行电子化发放。今年已实施树葬、草坪葬13例,海葬10例,全市累计生态葬已超100例。智慧公墓管理与服务平台对生态葬进行有效追踪和统计,形成生态葬率纳入各公墓墓区管理。

生态葬全方位宣传推广。举行诸暨市生态葬启动仪式,举办树葬、草坪葬等集体葬礼,连续9年开展骨灰撒海活动,对生态葬给予最高10000元的补助资金。建成海葬纪念碑,为海葬者家属提供悼念先人的专属墓碑。在新闻媒体及智慧公墓小程序平台,宣传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政策、办理程序、重大意义及推广成果,鼓励市民接受生态葬、选择生态葬,助力移风易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诸暨市打造“一墓一码”智慧公墓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1-09-27

为进一步提升殡葬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诸暨市上线智慧公墓管理与服务平台,打造“一墓一码”智慧管理模式,为每个公墓墓穴安装专属二维码铭牌,并以特有编码方式自动生成墓穴对应的二维码实现在线管理。截至目前,诸暨市974个公墓13万个墓穴实现“一墓一码”智慧管理。

一、公墓管理远程“智控”

墓穴档案精细管理。全市所有公墓墓穴按照“一墓一码”管理要求进行信息采集归档,截至目前全市72967个入葬墓穴完成档案电子化,做到安葬一例、归档一例。在智慧公墓管理与服务平台,可查看并管理所有安葬逝者的基本信息、购墓情况、入葬墓穴和管理费等信息,并实时掌握所有公墓墓区的使用率及空穴率,添加公墓管理员账号对其辖区公墓进行电子化管理。

打造公墓管理“驾驶仓”。将公墓信息、逝者信息等数据通过建模形成公墓地图、逝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生态葬趋势、设备告警信息等可视化大屏,使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实时反映公墓管理运行状态。把单一的公墓墓穴信息转化为公墓管理决策的数字依据,有利于殡葬设施规划、公墓建设布局等指标分析及决策的有效落地。

环境及客流实时监控。在大型陵园布置热成像仪及摄像头,有效监控森林火灾等安全隐患,控制陵园瞬时客流量,防止人员过度集聚,降低灾害事故的风险等级,大大提升应急事件的响应速度。

二、祭祀服务线上“智联”

远程查看墓地实景。逝者家属保存逝者墓穴二维码后,通过“诸暨市智慧公墓”小程序扫描墓穴二维码,可远程查看墓地实景,包括墓位基本介绍、公墓航拍全景等。

在线预约实地祭扫。群众通过“诸暨市智慧公墓”小程序预约公墓陵园现场祭扫日期,有利于群众避开祭扫高峰错峰祭扫,避免人员聚集,助力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今年全市累计预约祭扫群众500余人次。

创建网上祭祀纪念馆。利用虚拟漫游技术,对文字说明、语音解说、图像视频等进行整合加工,实现三维虚拟自动漫游等逼真、形象的展示效果。逝者亲人通过创建虚拟纪念馆进行网络祭扫,今年诸暨市已有3000余人以网络祭扫的方式祭奠先人。

三、生态安葬全域“智推”

生态安葬点建设乡镇全覆盖。建成占地面积15亩的诸暨市生态葬示范区,草坪葬、树葬等生态墓穴3404处,较传统安葬可节省三分之二的土地资源,对全市乃至全省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加大乡镇生态安葬点建设力度,2021年底实现23个镇乡(街道)生态安葬点全覆盖。

生态葬服务全流程数字化。群众在“浙里办”身后事联办平台办理逝者身后事流程时,骨灰处理方式选择“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方式,完成相关手续后相应奖励在限定期限内进行电子化发放。今年已实施树葬、草坪葬13例,海葬10例,全市累计生态葬已超100例。智慧公墓管理与服务平台对生态葬进行有效追踪和统计,形成生态葬率纳入各公墓墓区管理。

生态葬全方位宣传推广。举行诸暨市生态葬启动仪式,举办树葬、草坪葬等集体葬礼,连续9年开展骨灰撒海活动,对生态葬给予最高10000元的补助资金。建成海葬纪念碑,为海葬者家属提供悼念先人的专属墓碑。在新闻媒体及智慧公墓小程序平台,宣传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政策、办理程序、重大意义及推广成果,鼓励市民接受生态葬、选择生态葬,助力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