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民政服务 >> 其他

多元联动 厚植文化 暖心服务 浙江婚俗改革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1-06-16 15: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党的十九大以来,浙江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婚俗改革,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特别是2020年民政部部署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浙江省民政厅迅速行动,狠抓实效,出台实施方案,并确定19个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各地积极行动,整合资源、厚植文化、努力创新,婚俗改革良好氛围基本形成,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统筹推进,营造氛围

下好婚俗改革“先手棋”

上下联动,健全工作机制。2020年9月28日,浙江省、市、县三级联动举行“迎国庆 树新风”集体颁证暨婚俗改革启动仪式。2020年9月和2021年5月,省民政厅两次召开全省婚俗改革现场交流推进会。各地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把婚事简办纳入创建文明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部门综合考核。19个婚俗改革实验县(市、区)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牵头、民政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以县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出台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确保试点工作有力推进。三门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33个部门及所有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域持续推进婚俗改革。

落实举措,倡导婚事简办。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制订具体行动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文明节俭办婚事、推进婚俗改革等移风易俗方面的制度规范。温州市作为全国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移风易俗改革攻坚年行动,全面开展“简约婚礼进万家”等活动,提倡就近在农村文化礼堂、村镇公益婚庆喜庆中心、公益性户外婚礼基地举办酒席,引导群众理性消费,杜绝奢华。建德市推进农村家宴,打造全省首个区域全覆盖的农村家宴片区,一场宴席可为群众节约2万-3万元的食材和场地搭建费用。

党员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大操大办。各街道各部门与党员干部签订责任书,将文明节俭办婚丧列入党员干部考核范围,实行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和处理力度。

优化环境,暖心服务

打好婚俗改革“阵地仗”

婚姻登记场所建设提档升级。各地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积极推进婚俗文化展厅(馆)建设。目前,已建成杭州市拱墅区“运河婚俗文化长廊”、海盐县“婚姻文化互动体验馆”、三门县“婚姻文化示范基地”等。经初步评估,全省104家婚姻登记机关中,88家场地建设已达国家3A级,8家已达4A级,10家已达5A级。

特色颁证和集体婚礼活动丰富多彩。在全省婚姻登记机关全部设立颁证室并实行免费颁证的基础上,各地不断创新方式,拓展服务,加强颁证大厅建设,设立户外颁证基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颁证活动和公益集体婚礼。不少市县领导出席活动并为新人颁证祝福,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和谐家风。2020年,各地共举办集体颁证154次,集体婚礼39次,其他婚俗改革相关活动161次,服务群众2.5万人次。

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全面深入推进。2015年,浙江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全部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大调解机制、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杭州、嘉兴等地实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辅导服务;宁波市民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辅导服务项目化管理,设立幸福密码婚姻家庭辅导线上品牌,共开展直播课程725场;海盐县设立全省首个“社区婚姻会客厅”,将婚姻辅导工作前置到社区,帮助夫妻双方解决婚姻家庭问题,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2020年,全省婚姻登记机关共辅导7.7万余件,辅导满意率达98%。同时,2021年1月1日执行离婚冷静期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离婚辅导,近40%的离婚申请当事人撤回了申请。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争当婚俗改革“排头兵”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浙江省民政厅指导成立的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谋助手作用,在推动婚俗改革、推进和谐幸福婚姻家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协会成立的专家志愿者服务团,已招募专家90余人,同步开设了公益咨询服务热线和接待咨询室,通过举办“进社区、进学校、进街道、进婚登”等公益活动,为当事人开展法律知识、心理健康、婚姻指导等方面的讲座以及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全省幸福婚姻、和谐家庭保驾护航。在省婚姻家庭协会示范引领下,全省先后成立三门、开化、义乌、玉环、平阳、安吉、东阳7家县级婚姻家庭协会;杭州、舟山、台州正在筹备市级婚姻家庭协会。平阳县婚姻家庭协会成立两年来,会员达2000多人,成立了婚姻家庭讲师团、婚姻家庭义工队、婚姻家庭辅导站等服务队伍,开展普法宣教、婚姻家庭辅导、家风家教宣讲等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取得良好成效。

发挥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将婚丧礼俗工作写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倡导广大群众不讲排场、不搞攀比、文明节俭办婚丧,杜绝天价彩礼,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象山县490个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成立村规民约监督组,全程监督婚丧事宜操办执行情况。长兴县将婚俗改革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及一户一档文明诚信档案。

发挥平台载体作用。各地搭建示范平台,将优秀传统婚姻文化融入婚姻家庭建设之中,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弘扬良好家风家教。东阳市编排了大型廉政婺剧《东阳马生》定期在非遗街区卢宅演出;海盐县立足村(社区)实际,打造家风家训展示点,把家风家训活动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