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县动态

常山县民政局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出成效

发布日期:2021-02-04 15: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2020年,常山县民政局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在全市率先召开高规格民政会议,率先出台促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6条意见,起点高、落点实、亮点多,2次受县“十条军规”通报表扬,在全市民政工作评估考核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抓实精准救助,固守“慢城融慈善”主阵地。有效运行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和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制度。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对象年度复核和公示机制,打造精准低保、阳光低保、暖心低保。10月份完成低保标准提标,全额低保标准由770元/月提高至850元,全年发放社会救助经费9422.9万元,同比增加1272.3万元,增长15.6%。深化“低保惠民联办”,进一步凝聚联办合力,6月29日入选省“竞跑者”,11月24日被国务院职转办简报刊发全国推广。

二是推进幸福颐养,擦亮“孝老之城”金招牌。大力推进第二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如期完成辉埠镇养老服务中心、4个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家“夕阳红食堂”和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建设任务。统筹推进“家政型服务”模式、“常山孝眼”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5·20常山敬老日”活动组织、“幸福讲堂”进村社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孝老之城”建设成效。9月24日,副省长王文序批示肯定常山“孝老之城”经验做法。

三是做优村社换届,配强“幸福村社”主心骨。高站位、高起点推进村社组织换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登记选民260675人,参加投票选民257185人,参选率为98.66%,比上届高出18.94%。“一肩挑”当选率98.94%(除球川镇芙蓉村、芳村镇上猷阁村下派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其余村(社)全部实现“一肩挑”),“一肩挑”人选平均得票率为96.60%,其中58名“一肩挑”人选得票率高达99%以上。创新“线上委托办理系统”,解决疫情防控条件下参选率难题,先后被《浙江信息》、《省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简报》刊发,得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晓峰批示肯定。

四是深化满意服务,提升“暖心民政”影响力。在全市率先出台树葬示范点建设验收文件,下发补助金260万元。实施“婚育户”联办,办理婚姻登记业务2850件,实现登记合格率、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3个100%。顺利完成芳村镇下山安置房、城东东方广场楼盘、百悦城等项目门牌编号编制工作和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库3458条属性数据建档工作。谋划辉埠镇邻里中心项目,发挥白石宣丰大楼等已建项目作用,助力移民村“消薄”。为17889名水库移民直补对象发放补助894.4万元,为473名低收入水库移民群众购买专项保险,为19名对象落实困难水库移民家庭子女非义务教育资助共计5.65万元。

五是聚力疫情防控,当好“内防外控”排头兵。发动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参加疫情防控,累计为1729名村(网格)工作人员发放防疫临时性工作补贴454万元,为91名社区工作人员发放防疫临时性工作补贴32万元。扎实投入“包区清楼”,派出30名干部担任楼栋长和联络员,精细做好328户住户防控工作,实现“健康码”“通行证”应领尽领,安排近700人次担负防疫执勤,时间超过2700小时,为社区守住了大门。启动困难群众摸排、社会救助网上办理和物价补贴机制,疫情期间发放物价补贴934.9万元,为困难群众应对疫情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全市率先实施养老机构全封闭式管理,每日巡查到位、物资保障到位、教育引导到位,确保了23家养老机构和900余名老人的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常山县民政局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出成效
发布时间:2021-02-04

2020年,常山县民政局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在全市率先召开高规格民政会议,率先出台促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6条意见,起点高、落点实、亮点多,2次受县“十条军规”通报表扬,在全市民政工作评估考核中名列前茅,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抓实精准救助,固守“慢城融慈善”主阵地。有效运行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和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制度。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对象年度复核和公示机制,打造精准低保、阳光低保、暖心低保。10月份完成低保标准提标,全额低保标准由770元/月提高至850元,全年发放社会救助经费9422.9万元,同比增加1272.3万元,增长15.6%。深化“低保惠民联办”,进一步凝聚联办合力,6月29日入选省“竞跑者”,11月24日被国务院职转办简报刊发全国推广。

二是推进幸福颐养,擦亮“孝老之城”金招牌。大力推进第二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如期完成辉埠镇养老服务中心、4个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家“夕阳红食堂”和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建设任务。统筹推进“家政型服务”模式、“常山孝眼”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5·20常山敬老日”活动组织、“幸福讲堂”进村社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孝老之城”建设成效。9月24日,副省长王文序批示肯定常山“孝老之城”经验做法。

三是做优村社换届,配强“幸福村社”主心骨。高站位、高起点推进村社组织换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登记选民260675人,参加投票选民257185人,参选率为98.66%,比上届高出18.94%。“一肩挑”当选率98.94%(除球川镇芙蓉村、芳村镇上猷阁村下派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其余村(社)全部实现“一肩挑”),“一肩挑”人选平均得票率为96.60%,其中58名“一肩挑”人选得票率高达99%以上。创新“线上委托办理系统”,解决疫情防控条件下参选率难题,先后被《浙江信息》、《省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简报》刊发,得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晓峰批示肯定。

四是深化满意服务,提升“暖心民政”影响力。在全市率先出台树葬示范点建设验收文件,下发补助金260万元。实施“婚育户”联办,办理婚姻登记业务2850件,实现登记合格率、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3个100%。顺利完成芳村镇下山安置房、城东东方广场楼盘、百悦城等项目门牌编号编制工作和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库3458条属性数据建档工作。谋划辉埠镇邻里中心项目,发挥白石宣丰大楼等已建项目作用,助力移民村“消薄”。为17889名水库移民直补对象发放补助894.4万元,为473名低收入水库移民群众购买专项保险,为19名对象落实困难水库移民家庭子女非义务教育资助共计5.65万元。

五是聚力疫情防控,当好“内防外控”排头兵。发动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参加疫情防控,累计为1729名村(网格)工作人员发放防疫临时性工作补贴454万元,为91名社区工作人员发放防疫临时性工作补贴32万元。扎实投入“包区清楼”,派出30名干部担任楼栋长和联络员,精细做好328户住户防控工作,实现“健康码”“通行证”应领尽领,安排近700人次担负防疫执勤,时间超过2700小时,为社区守住了大门。启动困难群众摸排、社会救助网上办理和物价补贴机制,疫情期间发放物价补贴934.9万元,为困难群众应对疫情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全市率先实施养老机构全封闭式管理,每日巡查到位、物资保障到位、教育引导到位,确保了23家养老机构和900余名老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