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江北庄桥街道童家村的宁波市精神病院(宁波市民康医院),是一所隶属于宁波市民政局的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也是我市“流浪、救助、慈善、低保”等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收治机构。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医院立足实际,积极主动应对,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五项举措开展流浪救助等精神障碍患者的医治、疗养和关爱服务,为疫情下城市流浪精神患者打造了一个“安全岛”。主要做法有:
一是端口前移,设置路口流动门诊。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童家村在离院区一公里左右的九龙大道路口设置有临时检测点,对来院人员及车辆实行严格的限制管制措施。针对这一情况,医院在一天内筹备完成场所搭建、人员组织以及导医、诊疗、收费、发药流程设置等,在童家村路口设置了流动门诊,由预诊分诊护士、医生、收费员、药剂师、志愿者等人员组成服务团队,平均每天为20多位患者提供精神、内科等疾病诊疗、配药服务。这样既满足疫情交通管控要求,又方便患者便利就医、配药,还减少了人员进出院区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二是主动对接,保障疫期就诊救助需要。主动加强与卫健部门和救助机构的沟通协调,规范疫情期间肇事肇祸等急症精神患者或救助对象的收治流程,保障疫情期间符合要求的病患得到及时、精准的医治救助,保护群众健康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医院还在华慈医院以及江北、大榭等地的街道(镇)设立精神科门诊点,每周定期上门为周边有需求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便民诊疗服务。同时,针对疫情期间出门不便、长期用药的老患者,主动电话问询治疗状况,提供代配药和送药上门服务。
三是迅速反应,组建院内医学留观病房。为在新入院流浪病人与在院的病区病人之间增加一个隔离疫情的缓冲保护带,1月23日,医院腾空一个病区,率先组建了医学留观病房,20多名医护人员放弃探亲、推迟婚期、与家逆行、主动请战,入驻到留观病房医护一线。对于经新冠肺炎相关检测排除后、确实需要收治的流浪救助或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暂时收治到医学留观病房进行观察治疗。目前,医院留观病房已收治各类流浪精神障碍患者20多人次。
四是封闭病区,筑牢在院病人防疫的“防火墙”。 医院制定封闭式管理规定,明确封闭病区、限入院区、通道和区域分隔、三次检测、分时分餐、院感防控、规范行为、安全管理等“十个严格”的防疫管控措施。各病区停止接收新病人和节前离院的老病人,对于出现发热等症状的病人,在通过血常规和CT检查等检测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同时,进行单间隔离,确保了包括流浪精神患者在内的600多名在院病人的健康安全。
五是送诊上门,服务关爱流浪救助对象。严峻的疫情下,市救助站里收留了一批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街头流浪救助对象。在市救助站的协作要求下,为全面了解流浪救助对象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平安度过在站内的滞留期,医院迅速组织了医护服务队,上门为站内滞留的流浪人员进行诊疗、体检,提供血常规检测、B超心电、心理测量、诊疗给药等服务,并留下医患联系单,免费开辟应急诊疗绿色通道。此外,对于社区、家庭、救助站、隔离点等各类精神患者,医院根据实际需求通过热线电话、网上咨询、视频会诊等免费提供远程会诊、药物干预、心理援助等服务,确有需要的急症患者,由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等组成的医疗应急小分队到现场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