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湖州全市乡贤回归工作暨新乡贤工作推进会在洛舍镇东衡村赵孟頫纪念馆召开。近年来,德清县洛舍镇在县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找准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方向、创新新乡贤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新乡贤的独特优势,凝聚新乡贤之心、汇聚新乡贤之智、集聚新乡贤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和发展,全面构建新乡贤工作的良好格局。
一、强化政治引领,以“乡贤”筑“同心”
进一步发挥基层治理示范点“示范引领、团结凝聚、服务发展”作用,筑牢“同心圆”。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为充分发挥乡贤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优势,成立洛舍镇乡贤参事联合会和新乡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本镇新乡贤工作的重要问题和前瞻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和工作建议,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搭建了乡贤献计献策中心工作平台,运用“结对”“互助”等形式吸纳乡贤参与“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例如,在《洛舍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先后5次召开座谈会,全面征求全镇各层次乡贤意见建议11条。二是整合乡贤力量。依托 “数字乡村一张图”建立乡贤数据库,结合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开展“节日乡贤”工作,动员鼓励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返乡走亲”干部、在外新乡贤和外来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等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聘请新乡贤作为“乡贤河(兜)长”,同心助力“五水共治”,清理河道垃圾8吨。三是发挥乡贤优势。积极发挥新乡贤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各村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例如,东衡村在组织申报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时,从政策对接、申报范围、申报程序到申报内容,均有新乡贤参与讨论、建言献策。此后,在鱼菜共生、文创街区、赵孟頫管道昇艺术馆等一大批项目建设中也均有新乡贤身影。
二、深挖乡贤资源,以“参事”善“成事”
把新乡贤工作作为构建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的重要抓手,聚焦实效,从制度、作用、传承上多措并举,推进从“参事”到“成事”转变。一是健全运行机制。乡贤参事会于2011年在洛舍镇东衡村发源,通过几年时间的探索,逐步建立健全了党组织领导下群策群议、一体运作的工作体系,推行“六环节”参事议事制度,引导新乡贤按照民意调查“提”事、征询意见“谋”事、公开透明“亮”事、回访调查“审”事、村民表决“定”事、全程监督“评”事,不断推进新乡贤助力村级事务科学决策的规范化。二是助力基层治理。积极动员本地新乡贤主动投身基层治理工作,当好政策宣讲员、事务参谋员、矛盾调解员,助推新乡贤工作室入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助力打通基层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例如,从事司法工作多年的退休干部施阿永,作为新乡贤,是一位深得群众信赖的“娘家人”,东衡村成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后,施阿永就成了这里的驻点调解员,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来,新乡贤“老娘舅”们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1起。三是唱响乡贤声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提炼、弘扬新时代乡贤文化。以乡贤馆、乡贤长廊等宣传阵地,加强先贤和新乡贤思想道德、家风家训、优良传统、典型事迹等乡贤文化研究,深入发掘选树陶春辉、章掌荣等新乡贤典型,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近日,洛舍镇新乡贤陶春辉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在京接受表彰,进一步为基层群众树立了榜样。
三、推进多元共建,以“正能”促“振兴”
全面发挥基层乡贤的基石作用,在阵地、村企、文化上齐头并进,全面弘扬正能量,促进乡村振兴。一是推进阵地共建。着力将集镇区块内的同心廊、同心河、同心教育基地等串点成线,重点打造集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一体,占地面积2000余平的基层乡贤综合体,架起与新乡贤沟通桥梁。聚焦红色文化,将砂村新四军纪念馆、红色书场等红色教育基地串点连线,着力打造“红色”印记鲜明的基层乡贤阵地。开辟“同心讲坛”,邀请知名乡贤讲述老一辈洛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自开办以来,共举办培训46场,参加人员650余人次。今年来,共开展“乡贤讲故事”等活动6次。二是强化村企共建。以产业、项目牵线搭桥,推动6个行政村与辖区民营企业结对共建,通过常态化开展乡贤活动,引导各方资金回流、技术回馈、人才回归,以乡贤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在外新乡贤共为全镇提供项目引进线索16条。新乡贤章掌荣投资5000万元建设文创街区项目,助力乡村产业兴旺。三是加快文化共建。放大道德感染力,以“百姓设奖奖百姓”为载体,深入挖掘孝善传承等方面的“最美”典型,通过开展“好乡贤”评选等活动,推进乡风文明。传承乡贤反哺精神,如砂村村连续5年举办“乡贤助学,梦筑未来”活动,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助学金,提倡感恩之心,反哺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