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舟山市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平台互通功能融合、服务下沉证明拓面、数据共享多线受理等措施,推动电子老年人优待证“自动办”,纸质优待证“主动办”“智能办”,实现老年优待证“零材料”“零跑腿”办理新模式。
一是“自动办”,功能整合更便捷。市民政、公安部门与市民卡中心三家系统平台互通支撑,市民卡系统依据市民出生日期计算,实时在市民卡内自动生成“电子老年优待证”,老人无需办证即可享受优待服务,既减轻老人随身携证的不便,又使老年优待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如老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优惠是按年龄分档享受,60-69周岁的老人享受半价优惠,70周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之前两种优待证需到期更换,通过功能整合避免了二次换证的不便和浪费。截至目前,全市所有60周岁以上老人均已在市民卡中实现“电子老年优待证”功能。据统计,60-69周岁“电子老年优待证”使用量达到平均40万笔/月,70周岁以上“电子老年优待证” 使用量达到平均30万笔/月。
二是“主动办”,优化服务惠民生。为避免老人存在没有纸质证件就不能享受优待的顾虑,该市开通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代办制度,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主动排摸老人持证情况,主动上门为有需要的老人代办优待证。同时进一步扩大优待证明和享受人群范围,将老人享受老年优待政策的有效凭证从优待证扩大至驾驶证、身份证、户口本等能够证明年龄的合法证件,在舟持有以上证明的外地老人与本市老人享受同等优待。
三是“智能办”,助力“最多跑一次”。开通多线申报渠道,老人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手机“浙里办”APP的事项申报渠道和民政窗口热线,实现网上、掌上、热线申报,不出家门即可自助办证,服务后台和窗口工作人员在2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优待证,并免费寄送到老人家中。办理全程中政府部门通过识别居民身份证信息自动采集证件所需信息,老人无需再提交申请表、身份证、一寸照等材料,办理时限从原来最长45天缩短为现在最短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