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杭1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7-01 14: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吴伟进、高峰代表:

你们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杭11号建议《关于制定智慧社区标准,建设一批示范性智慧社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社区治理智能化是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杭州、宁波等地将“智慧社区”纳入“智慧城市”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信息经济资源集聚优势,统筹谋划推进,惠民成效凸显。

一、 我省智慧社区建设实践和成效

我省坚持“互联网+”理念,积极构建开放、多元、精准的社区智慧治理和服务体系。

一是抓平台搭建。省级层面,开发全省村社区基础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完善全省村社区基本概况信息库、社区民情记录信息库和社区专职工作者信息库。建立全省联网互通的96345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便捷的政务服务或相关资讯,提升居民满意度。杭州市把“智慧社区”列为“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杭州市服务信息化统一平台建设实施办法》《关于全面推进全市“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智慧社区”建设的设计,积极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整合共享各条业务线数据,多部门共同支持参与,形成建设网上办事、网格管理、居民自治、生活服务等基层社区治理智能化应用系统的合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协作、多方共同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组织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2017年,杭州市本级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60万元搭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各地也积极行动,因地制宜,投入大量资金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二是完善运行。依托浙江政务网和96345便民服务平台整合共享相关资源,分别开展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打造“一窗式”的治理服务平台。杭州市在发挥好政府作用基础上,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智慧社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推动形成高效、实用、低成本的“智慧社区”运行模式。市级层面主要是推进数据的互联共享;区(县、市)层面结合实际,搭载特色鲜明的治理服务模块;在社区层面,立足实际,通过微信公众号、APP等惠民生、接地气的形式,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服务的能力。同时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加大与阿里巴巴集团、中电海康集团等高新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支持其参与“智慧社区”建设。

三是深化“智慧社区”实践。“智慧治理一张网”、“平安365”、“三全十服务”等平台通过融合区级职能部门和各街道、社区信息,建立了终端(信息采集)—社区(前置处理)—街道(协调管理)—区(统筹谋划)四级联动流转机制,实现事件和信息的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流转和受理,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的综合治理效能。通过对社区民情记录信息的分析,社区能够高效动态掌握社区居民和民情信息,可以更为精准掌握民情动态和服务需求。杭州市拓展“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的基础功能,上城区“平安365”、下城区“66810”、江干区“智慧治理一张网”、滨江区“高新智慧滨江”、西湖区“三全十服务”等平台贯在建立基础数据库基础上,建立了应用更为丰富、功能更为完善的“智慧社区”平台,实现贯通多部门多层级的应用功能,推动联动共治。部分社区先行先试,涌现出一大批集网上办事、居民自治、生活服务等社区智能综合应用为一体的示范典型,如滨江区新州社区的居民、社区、物业多方在线互动的“新州连线”平台,拱墅区善贤社区打造的党员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安全管理等多功能无缝衔接的“善贤E家人”智慧治理平台,西湖区政苑社区搭建的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实时连线的社区“智连线”手机APP平台,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便民服务。

二、我省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当前,智慧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服务的发展新趋势,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建设层面:主要存在智慧社区建设的牵头部门不明确,技术标准化缺乏、不够统一规范,盲目或重复建设等问题。

2.应用层面:主要是智慧社区存在数据孤岛现象,社区层面的应用可能需要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数据标准不统一,工作量很大,资源共享应用性不足等。

三、下一步加强我省智慧社区建设的工作建议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1.    借助未来社区建设推进智慧社区的设计和应用。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将突出智慧技术与生态技术集成应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融合一体,彰显空间布局集约合理、功能复合智慧互联、生活社交亲善融通、配套设施集成共享、先进技术应用迭代、建设运营绿色低碳等特征。由省发改牵头,经信、科技、公安、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厅、交通运输、卫健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建 设工作联动机制,省、市、县联动推进工作,全力推进试点项目。2019年底培育建设省级试点20个左右。争取9月底前建成开通未来社区数字展示馆,向公众开放。2021年底,培育建设省级试点100个左右。搭建数字化精益管理平台,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搭载大数据、移动互联、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设施共享、智慧互联、功能集成、低碳绿色为主要特征的未来社区,将数字智能、节能环保、绿色装配式建筑等一大批新技术落地应用发展,为推广应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入户基础,带动产业大发展。

2.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系统化、集成化和智慧化。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我国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社区内网络将无处不在,社区的网络功能的发展将得以进一步加强。在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大力推动社区内信息孤岛从通过平台建设走向集成,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提高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未来社区”建设,将推动城市治理理念和运营方式的转型。比如依托云端城市大脑,推进社区平台中脑、居民终端小脑关联衔接,利用物联网实现社区数据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打造高度智能、实时反馈的智慧型社区,推动社区管理向智慧型转型。

3.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在社区和居民层级的应用水平。社区的主要构成对象就是住宅与家庭,因此社区信息化应用始终主要围绕着居民日常生活展开。如居民出行,因智慧停车场的出现变得更加快捷,智慧停车场系统统一管理社区辖区内的车辆停放,保持社区辖区内的道路、过道、电梯及扶梯等平面及垂直交通的畅通。居民生活环境也可得到智慧管理,在社区内部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不仅可实施显示社区环境状况,便于业主在社区内安排活动时间,同时可向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数据。可以和交管信息互通,对一些违章、被盗车辆进行及时处理。通过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清洁人员定时定点或接到智能垃圾箱报警后及时收集和清运垃圾,保持社区及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与救助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等智慧化服务将不断丰富与完善,使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更加智慧、更加便捷。

4.突出部门联动和整体合力推进。“智慧社区”是综合运用无线网络、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建立社区公共数据资源中心,综合开发利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社区治理、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和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信息安全、行业标准的制定、人才队伍的发展、促进政策的制定与落地等诸多领域,涵盖政府部门、技术机构、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等诸多利益群体,必须构建起一个“政府主导、专家论证、企业支撑、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调动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深度参与。政府在其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要主动为各方的参与搭建平台。只有构筑起一个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志愿机制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服务信息资源集成,共建共享,才能构建起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相关职能部门要综合施策,尽快制订更详细、可操作的智慧社区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智慧社区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动智慧社区应用落地,造福广大居民。

感谢你们对社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


联 系 人: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 朱凌云

联系电话:0571-87050297(兼传真)

邮    编:310007   


附:杭11号@关于制定智慧社区标准,建设一批示范性智慧社区的建议.docx

浙江省民政厅

2019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