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民政 ]关爱留守儿童┃浙江:群策群力 农村留守儿童两年减少3.38万人

发布日期:2018-05-28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民政

根据浙江省民政部门最新的统计,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有近8.3万人,而2016年,这个数字是11.68万,两年时间下降了28.9%。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良方”?


9岁的红红从幼儿园起就住校,每天她都会自己在宿舍发会呆,她说,开始是想爸爸妈妈,慢慢地,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了。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胡玉民介绍:

2016年,浙江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建了“一人一档”,针对摸底排查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未落实户口、失学辍学等问题,

2017年组织开展了“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截至目前,15796名“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全部落实有效监护,登记户口346人,复学78人。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要解决这一现象,就要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


查阅了近两年出台的政策,发现不论是《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还是《关于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都是在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比如《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在我省接受义务教育”等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为流动人口照料其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条件。而《关于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则是要求各地对举家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等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员,研究制定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为其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更好条件。


胡玉民还提到了目前浙江大力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服务业等,吸引了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就业。


以舟山的一个辖区为例。2017年,统计辖区内的留守儿童为3人,2016年是4人,这个数字在2014年、2013年、2011年分别是15人、12人和27人。“现在舟山的发展很好,尤其是旅游业,不少外出打工的都回来开了渔家乐。”当地户籍民警说。


从2015年至今,浙江省团校研究中心主任卫甜甜确实看到了浙江农村留守儿童的变化。“一些很积极的变化,根源上的好转。”卫甜甜说,随着浙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吸引了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源头上减少了留守儿童现象。


浙江各地也都在积极想办法,让留守儿童与爸爸妈妈“在一起”。


台州临海市支持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意愿、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对获得相应合格证书的给予1200元补贴。据统计,留守儿童数量已由2014年底的7000余名,减少到2017年的3000余名。


而在丽水青田,最新统计显示,“洋留守儿童”8216名,第一次降到万人以下。“我们这里的留守儿童特点鲜明,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很难减少。其他地方做项目落工程,回乡创业,但青田大部分是‘洋留守’,让他们的父母回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确实不容易。”青田县有关负责人解释。


近几年,青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西班牙、意大利等主要侨胞集聚地,北京、上海等青商集聚地拜访侨团、商会,大力宣传本县支持华侨青商回乡创业的有关政策措施和良好投资环境,动员华侨和青商回乡投资,“政府层面重视,会给这些青商增加信心,这个效果也非常显著。”


目前,当地的侨乡进口商品城已建成第一、第二、第三市场,“入驻率非常高,让国外的青田人回到家乡创业,对解决青田的留守情况非常有针对性。”该负责人表示,做好服务就是要全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这也是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民政 ]关爱留守儿童┃浙江:群策群力 农村留守儿童两年减少3.38万人
发布时间:2018-05-28

根据浙江省民政部门最新的统计,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有近8.3万人,而2016年,这个数字是11.68万,两年时间下降了28.9%。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良方”?


9岁的红红从幼儿园起就住校,每天她都会自己在宿舍发会呆,她说,开始是想爸爸妈妈,慢慢地,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了。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胡玉民介绍:

2016年,浙江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建了“一人一档”,针对摸底排查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未落实户口、失学辍学等问题,

2017年组织开展了“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截至目前,15796名“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全部落实有效监护,登记户口346人,复学78人。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要解决这一现象,就要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


查阅了近两年出台的政策,发现不论是《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还是《关于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都是在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比如《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在我省接受义务教育”等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为流动人口照料其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条件。而《关于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则是要求各地对举家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等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员,研究制定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为其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更好条件。


胡玉民还提到了目前浙江大力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服务业等,吸引了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就业。


以舟山的一个辖区为例。2017年,统计辖区内的留守儿童为3人,2016年是4人,这个数字在2014年、2013年、2011年分别是15人、12人和27人。“现在舟山的发展很好,尤其是旅游业,不少外出打工的都回来开了渔家乐。”当地户籍民警说。


从2015年至今,浙江省团校研究中心主任卫甜甜确实看到了浙江农村留守儿童的变化。“一些很积极的变化,根源上的好转。”卫甜甜说,随着浙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吸引了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源头上减少了留守儿童现象。


浙江各地也都在积极想办法,让留守儿童与爸爸妈妈“在一起”。


台州临海市支持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意愿、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对获得相应合格证书的给予1200元补贴。据统计,留守儿童数量已由2014年底的7000余名,减少到2017年的3000余名。


而在丽水青田,最新统计显示,“洋留守儿童”8216名,第一次降到万人以下。“我们这里的留守儿童特点鲜明,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很难减少。其他地方做项目落工程,回乡创业,但青田大部分是‘洋留守’,让他们的父母回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确实不容易。”青田县有关负责人解释。


近几年,青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西班牙、意大利等主要侨胞集聚地,北京、上海等青商集聚地拜访侨团、商会,大力宣传本县支持华侨青商回乡创业的有关政策措施和良好投资环境,动员华侨和青商回乡投资,“政府层面重视,会给这些青商增加信心,这个效果也非常显著。”


目前,当地的侨乡进口商品城已建成第一、第二、第三市场,“入驻率非常高,让国外的青田人回到家乡创业,对解决青田的留守情况非常有针对性。”该负责人表示,做好服务就是要全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这也是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