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民政局创新关爱机制织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关爱网 |
|
近年来,景宁县民政局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模式、突显效率,全力推进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关爱工作,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最大程度的关爱。经各乡镇(街道)排查,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121人,按年龄段分:0-5岁224人,6-13岁708人,14-16岁189人。按就学情况分:幼儿园207人,小学590人,初中205人,占总人数的89.38%。按健康状况分:健康1106人,残疾7人,其他病况8人。按实际监护情况分: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为主,达到1002人。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夯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建设组织保障。在全市率先且唯一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景政办发〔2016〕95 号),在家庭监护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相关部门联动以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副主任和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教育局、公安局等27个成员单位;并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在县一级,成立县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具体承担全县儿童及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指导、管理工作;在乡镇(街道)一级,成立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并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指导、服务,积极协调解决社会反映和督导员上报的各类问题;在村(居)委会一级,配备一名专职留守儿童福利督导员,负责强化对本村(社区)留守儿童养育状况的督察。 二是强化多方部门联动,健全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建设。依据《景宁畲族自治县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联动机制,强化教育、团委、妇联、关工委、卫生、残联等部门职责,动员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留守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比如:县民政局实现全县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建档入库,依托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完善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2016年我县享受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补助金共363人,发放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补助金180万元;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实现德育导师制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制度,加强“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等阵地建设,目前全县各乡村学校已实现留守儿童之家全覆盖,建成乡村少年宫15个;县妇联积极开展女企业家爱心帮扶留守儿童等活动,同时,组建心理辅导团队,每月到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团县委每年组织低收入家庭的留守儿童免费参加暑期夏令营;县慈善总会深入开展儿童助学、助医等工作。 三是强调家庭主体责任,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积极投入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提供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儿童福利事业。今年来,凤凰爱心协会积极募集资金和物资,开展了“爱心百村行”活动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系列活动,共开展助学助孤活动19次,关爱留守儿童800多人次,发放物资、助学金共50余万元;强调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要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重点放在家庭上,加强对家长和监护人的思想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交流沟通制度,开设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访”、“校讯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与联系,增强其做好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切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