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县动态

安吉县加强地名文化建设融入历史文化名城打造

发布日期:2015-03-26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一、注重保存老地名,规范新地名,认真做好地名规划。
    地名文化蕴含城市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包含大量的独具特色的地名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从提高城市历史文化品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地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2012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县的普查成果转化基础上,我们根据我县历史文化实际,对地名进行有效分类,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按照保存具有价值的老地名,规范新地名的思路制定了安吉县城地名总体规划(2012-1020),规划反映了城镇规划意图、功能分区和建设特点,又反映了我县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特征,明确了地名文化保护范围和地名文化保护对象。特别是在老城片区、灵峰片区充分考虑了历史地名的含义。浦源大道是安吉的黄浦江源山水文化的体现;古鄣路来源于安吉历史上曾属鄣郡,对历史地名的一种传承;后寨路、穆王路、胜利路等是安吉各个时代事件的记录,昌硕路是安吉名人——著名书画大师吴昌硕及其文化的缩影,古驿文化广场是安吉县历史悠久的军事邮驿文化的缩影。
    二、规范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工作,保持地名稳定性。
    地名的使用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不能朝令夕改,应保持地名的稳定性。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地名命名和使用工作。明确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我县的地名管理工作,多次召集城建、公安、交通、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的协调会,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操作地名命名申报程序,同时各部门联动做好全县的标准地名使用。对那些涉及面广、特别重要的地名命名采取媒体公示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如我县禹山坞片区、孝源文教新区道路命名前后经过广泛征集地名,征求专家意见,形成初步命名方案后,再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征求意见,县政府批准正式命名方案向社会公布等民主程序,新命名的道路名称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安吉市民的认可。同时增强命名的科学性,坚持继承发扬传统优秀地名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创新采用各类反映时代特征、城镇整体美及地理特征的地名,坚持避免地名命名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长官意志。
    三、坚持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挖掘民间地名文化。
    在2012年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县的有利条件下,我县坚持挖掘地名文化,注重地名文化宣传。邀请相关人员成立地名志编撰小组,在84版《地名志》和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地名志》,明确地名志应注意历史传承和现实含义,准确表述各类地名的标准地名、地理位置、名称来历、含义和演变、历史沿革以及其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状况等地理实体特征及相关信息。同时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之机,向社会征集各类老地名,老地名故事。通过有奖征集的形式,运用报纸、网络、安吉政府微博平台,安吉民政、安吉发布等微信公众平台将征集信息广泛发出,通过设立奖项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此次地名文化征集中。征集活动将于5月底结束,优秀作品将以展板、微信发布等形式宣传到安吉市民身边,同时有关作品将录入新版《安吉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安吉县加强地名文化建设融入历史文化名城打造
发布时间:2015-03-26

    一、注重保存老地名,规范新地名,认真做好地名规划。
    地名文化蕴含城市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包含大量的独具特色的地名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从提高城市历史文化品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地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2012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县的普查成果转化基础上,我们根据我县历史文化实际,对地名进行有效分类,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按照保存具有价值的老地名,规范新地名的思路制定了安吉县城地名总体规划(2012-1020),规划反映了城镇规划意图、功能分区和建设特点,又反映了我县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特征,明确了地名文化保护范围和地名文化保护对象。特别是在老城片区、灵峰片区充分考虑了历史地名的含义。浦源大道是安吉的黄浦江源山水文化的体现;古鄣路来源于安吉历史上曾属鄣郡,对历史地名的一种传承;后寨路、穆王路、胜利路等是安吉各个时代事件的记录,昌硕路是安吉名人——著名书画大师吴昌硕及其文化的缩影,古驿文化广场是安吉县历史悠久的军事邮驿文化的缩影。
    二、规范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工作,保持地名稳定性。
    地名的使用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不能朝令夕改,应保持地名的稳定性。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地名命名和使用工作。明确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我县的地名管理工作,多次召集城建、公安、交通、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的协调会,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操作地名命名申报程序,同时各部门联动做好全县的标准地名使用。对那些涉及面广、特别重要的地名命名采取媒体公示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如我县禹山坞片区、孝源文教新区道路命名前后经过广泛征集地名,征求专家意见,形成初步命名方案后,再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征求意见,县政府批准正式命名方案向社会公布等民主程序,新命名的道路名称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安吉市民的认可。同时增强命名的科学性,坚持继承发扬传统优秀地名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创新采用各类反映时代特征、城镇整体美及地理特征的地名,坚持避免地名命名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长官意志。
    三、坚持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挖掘民间地名文化。
    在2012年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县的有利条件下,我县坚持挖掘地名文化,注重地名文化宣传。邀请相关人员成立地名志编撰小组,在84版《地名志》和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地名志》,明确地名志应注意历史传承和现实含义,准确表述各类地名的标准地名、地理位置、名称来历、含义和演变、历史沿革以及其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状况等地理实体特征及相关信息。同时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之机,向社会征集各类老地名,老地名故事。通过有奖征集的形式,运用报纸、网络、安吉政府微博平台,安吉民政、安吉发布等微信公众平台将征集信息广泛发出,通过设立奖项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此次地名文化征集中。征集活动将于5月底结束,优秀作品将以展板、微信发布等形式宣传到安吉市民身边,同时有关作品将录入新版《安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