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化养老
发布时间:2013-08-16
访谈对象:嘉兴市老龄办副主任李宏平(以下简称“李”)
浙江老年报(以下简称浙老):嘉兴作为浙江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养老服务如何应对,如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嘉兴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老龄工作的系列文件,对养老服务的政策制度、组织体系,发展保障、组织培育和扶持措施等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任务目标。
同时,率先在全省建立城乡70周岁以上无保障老年人生活补贴、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等制度,全面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养老服务补贴和购买服务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级评定和补助奖励制度、民办养老机构财政资助和优惠政策、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性保险和资助制度等。特别是在民办机构财政资助方面,市本级正在制定民办机构的运行补助政策,平湖市将资助范围扩大至营利性机构。
浙老: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那么在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上有哪些做法?
李:嘉兴作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历来有着良好的“孝文化”,我市以“崇孝尚德”为主题,大力推进孝文化建设,打造新时期的“孝文化”道德高地。
为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我们在电视台开设《桑榆情》老年节目专栏;举办以“敬老爱老、共建共享、关爱老人、孝行禾城”为主题的“敬老月”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各级党政领导走访慰问困难老年人10万余人,送上慰问金、慰问品价值260多万元;组织志愿者走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家中,开展各项为老志愿服务。
浙老:今年,嘉兴的老龄工作和往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创新?
李:今年和往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
一是政府实事工程推创新。从去年开始,市政府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高龄补贴、开通“一键通”三个为老服务项目列入了政府民生工程。市本级为5000多名老年人免费安装“一键通” 紧急呼救系统,发放高龄补贴854万元。
二是为老服务基础工程建设有创新。在狠抓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的同时,还大力推进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其他养老服务工程建设。此外,嘉兴老年公寓改造工程、嘉善县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筹备中。
三是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下发创建省老龄工作示范县(市、区)、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和敬老文明号的有关文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浙老: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嘉兴对此是否已有一些新的设想?
李:总的来说可以用三个继续来概括。
继续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干部的政绩考核;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继续实施居家养老转型升级工程。大力完善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加快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服务平台;实施养老服务基础建设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区域养老机构布局,缓解供需矛盾,确保实现每百名老年人拥有3张养老床位数目标;实施文化惠老工程,加强老年电大等老年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养老队伍提升工程,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机制。
继续培育发展养老服务组织。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开展社会组织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建立起功能全、覆盖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新格局,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
截至2012年底, 嘉兴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73.24万,占比21.27%。预测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80万,占比高达 25%;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12.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7%。
浙江老年报(以下简称浙老):嘉兴作为浙江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养老服务如何应对,如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嘉兴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老龄工作的系列文件,对养老服务的政策制度、组织体系,发展保障、组织培育和扶持措施等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任务目标。
同时,率先在全省建立城乡70周岁以上无保障老年人生活补贴、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等制度,全面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养老服务补贴和购买服务制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级评定和补助奖励制度、民办养老机构财政资助和优惠政策、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性保险和资助制度等。特别是在民办机构财政资助方面,市本级正在制定民办机构的运行补助政策,平湖市将资助范围扩大至营利性机构。
浙老: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那么在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上有哪些做法?
李:嘉兴作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历来有着良好的“孝文化”,我市以“崇孝尚德”为主题,大力推进孝文化建设,打造新时期的“孝文化”道德高地。
为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我们在电视台开设《桑榆情》老年节目专栏;举办以“敬老爱老、共建共享、关爱老人、孝行禾城”为主题的“敬老月”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各级党政领导走访慰问困难老年人10万余人,送上慰问金、慰问品价值260多万元;组织志愿者走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家中,开展各项为老志愿服务。
浙老:今年,嘉兴的老龄工作和往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创新?
李:今年和往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
一是政府实事工程推创新。从去年开始,市政府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高龄补贴、开通“一键通”三个为老服务项目列入了政府民生工程。市本级为5000多名老年人免费安装“一键通” 紧急呼救系统,发放高龄补贴854万元。
二是为老服务基础工程建设有创新。在狠抓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的同时,还大力推进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其他养老服务工程建设。此外,嘉兴老年公寓改造工程、嘉善县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筹备中。
三是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下发创建省老龄工作示范县(市、区)、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和敬老文明号的有关文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
浙老: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嘉兴对此是否已有一些新的设想?
李:总的来说可以用三个继续来概括。
继续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干部的政绩考核;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继续实施居家养老转型升级工程。大力完善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加快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服务平台;实施养老服务基础建设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区域养老机构布局,缓解供需矛盾,确保实现每百名老年人拥有3张养老床位数目标;实施文化惠老工程,加强老年电大等老年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养老队伍提升工程,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机制。
继续培育发展养老服务组织。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开展社会组织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建立起功能全、覆盖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新格局,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
截至2012年底, 嘉兴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73.24万,占比21.27%。预测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80万,占比高达 25%;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12.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