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区全面推行社区“流动会议室”以“四变”促自治
发布时间:2013-07-30
今年以来,宁波镇海区在社区管理中,以“流动会议室”替代传统的社区居民会议模式,通过“四变”手段深化、促进社区民主自治,成效显著。率先启动“流动会议室”模式的招宝山街道十个社区半年多来,召开流动会议百余次,帮助解决居民问题百余件,并通过民主推选方式产生了社区居民代表、社区自治组织成员。
一是变“来社区”为“进楼幢”,会议形式更融洽。将通知居民来社区开会变为社区工作者主动下包片区,带着一本民情日记、一叠宣传资料、一把小板凳,以楼幢为单位,在楼道下、长廊里、居民家里开起流动会议,将以往“行政式”的会议转变为更融洽的交流互动会。
二是变“我决定”为“你方便”,会议安排更弹性。把原来由社区定时定点开会变为以居民生活作息方便为主,从早8点到晚8点,楼幢居民约定时间地点,社区工作者进楼开会,这样弹性化的会议安排更有利于社区工作者接触、认识年轻的上班族和平常难以碰面的居民,更为全面地了解他们生活状况和需求。
三是变“特定人”为“齐参加”,会议对象更广泛。因会议的弹性化,使原来基本上都是由居民骨干参加的会议变为人人参加的群众会议,参与面的扩大,使居民都充分享有参与权与发言权,更为广泛地表达了居民群众的意见与心声。
四是变“定主题”为“大家说”,会议内容更民主。改变过去死板的主题会议形式,将十八大精神宣讲、政策法规宣传、民主自治组织、社区管理服务动态、居民家长里短、群众意见收集、关注民生等问题一起摆上桌面,社区工作者随时记录民情民意,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充分体现出流动会议室的民主性、及时性、有效性。
一是变“来社区”为“进楼幢”,会议形式更融洽。将通知居民来社区开会变为社区工作者主动下包片区,带着一本民情日记、一叠宣传资料、一把小板凳,以楼幢为单位,在楼道下、长廊里、居民家里开起流动会议,将以往“行政式”的会议转变为更融洽的交流互动会。
二是变“我决定”为“你方便”,会议安排更弹性。把原来由社区定时定点开会变为以居民生活作息方便为主,从早8点到晚8点,楼幢居民约定时间地点,社区工作者进楼开会,这样弹性化的会议安排更有利于社区工作者接触、认识年轻的上班族和平常难以碰面的居民,更为全面地了解他们生活状况和需求。
三是变“特定人”为“齐参加”,会议对象更广泛。因会议的弹性化,使原来基本上都是由居民骨干参加的会议变为人人参加的群众会议,参与面的扩大,使居民都充分享有参与权与发言权,更为广泛地表达了居民群众的意见与心声。
四是变“定主题”为“大家说”,会议内容更民主。改变过去死板的主题会议形式,将十八大精神宣讲、政策法规宣传、民主自治组织、社区管理服务动态、居民家长里短、群众意见收集、关注民生等问题一起摆上桌面,社区工作者随时记录民情民意,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充分体现出流动会议室的民主性、及时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