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关注

浙江2012年因灾损失313亿元

发布日期:2013-05-08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5月7日电 (记者 李飞云)在第五个防灾减灾日(5.12)来临前夕,记者从7日召开的浙江省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去年该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3亿元。为减灾,浙江前移救灾工作“关口”,该省现已建成7251个避灾安置点,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省民政厅厅长、省减灾委副主任尚清在会上介绍说,2012年,浙江相继遭受“早春汛”、梅雨洪涝、6个台风以及风雹、雪灾、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灾害损失严重。据统计,全省累计受灾人口1157.7万人,因灾死亡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36.2千公顷,绝收面积42.8千公顷;房屋倒塌7970间,其中倒塌农房3301户5331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3.0亿元。

  浙江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顾世俭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是自然灾害多发之省,相对于灾后的救灾,现在浙江同时注重灾前的防范,前移救灾工作“关口”,加强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和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建设。目前,浙江初步实现了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救助的全程立体保障。

  据悉,浙江于2006年起就着手建设避灾安置点,到目前已经建成有7251个,浙江此举走在中国各省区前列。顾世俭介绍,“到2020年,浙江的目标是将避灾安置点覆盖至每个城乡社区。”浙江有1100多个乡镇,2万多个城乡社区。

  顾世俭回忆道,2006年前,浙江沿海一带民众遇到风灾时,没有避灾场所,老百姓外出通常以投亲靠友为主,灾后安置点大多也是临时性的,以学校为主,安置点没有组织,属临时过渡性质。“现在避灾安置点是有组织的,并有专人负责,按照当地城镇最低标准:人均一天10多元,可以解决吃住等问题,”顾世俭说,现在的安置点,通过政府财政经费保障,至少可以让来此避灾的民众有水喝,有饭吃,有地方休息,此外还有一定的娱乐活动,如有电视,图书馆等。

  除建设避灾安置点外,现在浙江建有3万多人的灾情信息员队伍,可以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灾情信息员同时也是避灾安置点的组织管理者,他们通常是村干部兼任,为避灾群众提供服务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浙江2012年因灾损失313亿元
发布时间:2013-05-08
    中新网杭州5月7日电 (记者 李飞云)在第五个防灾减灾日(5.12)来临前夕,记者从7日召开的浙江省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去年该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3亿元。为减灾,浙江前移救灾工作“关口”,该省现已建成7251个避灾安置点,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省民政厅厅长、省减灾委副主任尚清在会上介绍说,2012年,浙江相继遭受“早春汛”、梅雨洪涝、6个台风以及风雹、雪灾、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灾害损失严重。据统计,全省累计受灾人口1157.7万人,因灾死亡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36.2千公顷,绝收面积42.8千公顷;房屋倒塌7970间,其中倒塌农房3301户5331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3.0亿元。

  浙江省民政厅救灾处副处长顾世俭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是自然灾害多发之省,相对于灾后的救灾,现在浙江同时注重灾前的防范,前移救灾工作“关口”,加强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和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建设。目前,浙江初步实现了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救助的全程立体保障。

  据悉,浙江于2006年起就着手建设避灾安置点,到目前已经建成有7251个,浙江此举走在中国各省区前列。顾世俭介绍,“到2020年,浙江的目标是将避灾安置点覆盖至每个城乡社区。”浙江有1100多个乡镇,2万多个城乡社区。

  顾世俭回忆道,2006年前,浙江沿海一带民众遇到风灾时,没有避灾场所,老百姓外出通常以投亲靠友为主,灾后安置点大多也是临时性的,以学校为主,安置点没有组织,属临时过渡性质。“现在避灾安置点是有组织的,并有专人负责,按照当地城镇最低标准:人均一天10多元,可以解决吃住等问题,”顾世俭说,现在的安置点,通过政府财政经费保障,至少可以让来此避灾的民众有水喝,有饭吃,有地方休息,此外还有一定的娱乐活动,如有电视,图书馆等。

  除建设避灾安置点外,现在浙江建有3万多人的灾情信息员队伍,可以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灾情信息员同时也是避灾安置点的组织管理者,他们通常是村干部兼任,为避灾群众提供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