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爱心 用好善意
发布时间:2013-04-23
“至于灾害中常见的企业和个人捐款,日本媒体则一律不予报道。”新浪网在《来自雅安地震的五点思考》里,援引了NHK驻北京记者北川熏的话。
别说,这次央视对地震捐款的情况,还真没怎么报道;但新华网还是比较详尽的,除了讲各地政府的,还有大量知名企业与社会名流的捐赠情况。而新浪网也推出了“企业捐款名单一览”的专版。
我想说的是,灾难事件来临,人们当然首先关注灾情与救援情况,但国情不同,媒体报道捐款情况,也没什么不对,一则愿望与导向没错,二则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样的公开透明,只要不过界,造成对另一些个人与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变成“被捐款”就可以了。
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不同的社会角色,或多或少都有社会责任感的。这样的爱心与善意,不应该受到抑制,而是更需要妥善利用,发挥到最大效益。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参与到实际的救援中去的,捐赠,是我们表示自身良好愿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式。等捐出去之后,有的选择默默无闻,则不必打扰,尊重其意愿为好;有的很能理解自身捐赠行为的公开、传播,更有利于社会建设发展的正能量的凝聚与增强,且明显不是商业广告行为,那么“鸡蛋里挑骨头”,就显得不太厚道了。
应当承认的是,知名企业捐款与否、捐款数目大小,也是其庞大的用户群所关注的。客户对其产品的忠诚度,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客户甚至会觉得自己即便买贵了,也是物有所值,在那份企业捐赠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会再一次加以肯定。当然,企业的捐赠行为恐怕也不能完全与这种消费心理挂钩,更单纯、更本能为好。
人的爱心与善意的能量,就像隐藏在地球本身的地核、地心里的能量一样,一直是存在的。社会进步,也是在一次次战胜灾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不断完善着的。这样的爱心与善意,应该表达出来,也相信会用得更好,为你我他共同带来一份希望与美好。
别说,这次央视对地震捐款的情况,还真没怎么报道;但新华网还是比较详尽的,除了讲各地政府的,还有大量知名企业与社会名流的捐赠情况。而新浪网也推出了“企业捐款名单一览”的专版。
我想说的是,灾难事件来临,人们当然首先关注灾情与救援情况,但国情不同,媒体报道捐款情况,也没什么不对,一则愿望与导向没错,二则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样的公开透明,只要不过界,造成对另一些个人与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变成“被捐款”就可以了。
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不同的社会角色,或多或少都有社会责任感的。这样的爱心与善意,不应该受到抑制,而是更需要妥善利用,发挥到最大效益。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参与到实际的救援中去的,捐赠,是我们表示自身良好愿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式。等捐出去之后,有的选择默默无闻,则不必打扰,尊重其意愿为好;有的很能理解自身捐赠行为的公开、传播,更有利于社会建设发展的正能量的凝聚与增强,且明显不是商业广告行为,那么“鸡蛋里挑骨头”,就显得不太厚道了。
应当承认的是,知名企业捐款与否、捐款数目大小,也是其庞大的用户群所关注的。客户对其产品的忠诚度,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客户甚至会觉得自己即便买贵了,也是物有所值,在那份企业捐赠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会再一次加以肯定。当然,企业的捐赠行为恐怕也不能完全与这种消费心理挂钩,更单纯、更本能为好。
人的爱心与善意的能量,就像隐藏在地球本身的地核、地心里的能量一样,一直是存在的。社会进步,也是在一次次战胜灾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不断完善着的。这样的爱心与善意,应该表达出来,也相信会用得更好,为你我他共同带来一份希望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