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关注

救助站里五湖四海的团圆年

发布日期:2013-02-26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团圆在一起,但这并不等于街头就没有流浪者,没有无家可归或有家回不去的群体。过大年是中国人的传统,无论此前或此后还有多少辛苦和艰难,过年这几天是一定要尽可能的红红火火、舒适安逸。所以,就有了救助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团聚,有了天南海北的一幕幕温暖。

  上海市救助站让流浪者过个好年

  春联、窗花、包子……正月里,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洋溢着温馨的气氛。每年春节,为了让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在异乡过个温暖的大年,救助工作人员要付出不少艰辛。


  “他们平时流落街头,过年了也许比普通人更想家,让他们过个安心、开心年,我们心里非常欣慰。”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刘德才说。


  47岁的老李,腿脚不便,年前被接进了救助站。第一次在救助站过年,老李穿上了新棉衣。“年夜饭吃了大虾,还有饺子,白菜猪肉馅儿的。”他说。


  为流浪乞讨人员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已是救助站的惯例。过年前后,工作人员还去医院走访慰问治疗中的流浪人员,为他们送去新鲜水果和糖果。


  越到春节越忙碌,救助站老员工徐顺海这些年来一直陪着流浪乞讨人员过年,甚至要舍弃与亲人相聚的时光。他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回家过年不容易,可年前一周,女儿几乎见不着老爸。街头救助巡逻、帮流浪乞讨人员找家、护送受助者返乡,除夕夜又在救助站值班……一直忙到年初一中午,徐顺海才踏进家门。


  虽然是想着要如何为滞留站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张罗个新年,但其实工作人员最希望所有的流浪汉都能返回家乡,回到亲人身边。“护送一个救助对象回家,挺累的,但看到流浪人员和他们的亲人都开心,我们也就苦中有乐了。”工作人员林道荣说,从年前一周至正月初五,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共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返乡86人次。


  年初六晚,老李就将自行返回江苏徐州老家了。徐顺海为他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装有火车票、地铁车票和一张提醒他乘车注意事项的便条。“他答应我了,年后要争取找份正式的工作。”徐顺海说。


  海南救助站过年了,这里就是你的家

  大年初二上午9 点,海南省救助站后勤中心工作人员陈玲搁下来不及吃完的早餐,开始忙活求助人员的午饭。


  “有50多人吃饭,要早点做好,让他们过年吃饱吃好。”陈玲介绍说,过年了好多流浪人员无处可去,到救助站求助,我们要确保求助者上门有人接待,住下能过好年。


  救助站工作人员吴挺强说,留在站里的54 名求助者不回家过年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年前车票难买,有的是等着家里人过来接,还有的就想暂时在这里住两天,年后就离开救助站。


  “我们24小时都有人值班,他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有医生及时救治。”吴挺强介绍说,海南省救助站是海南岛内最大的救助站,救助站每天安排了包括医生、厨师和司机在内的10名工作人员值班。


  来自吉林的求助者谭庆林说,自己身有残疾腿脚不方便,在海口又无依无靠,过年了外面找不到吃住的地方,只能来救助站求助。“这里挺好,年三十晚上准备了瓜子糖果,饺子管够。”谭庆林说。


  午饭时间,救助站食堂里,几个帮厨者在杀鸡、炖肉。“今天午饭有木耳炖肉、白斩鸡和炒南瓜,保证他们吃好。”陈玲说,救助站收留的北方求助者较多,每顿饭会准备一些面食,适应求助者的饮食习惯。


  那几天,一股弱冷空气给海南带来降温和小雨,救助站派出专人到街上劝说流浪人员到站里避寒。“站里准备了足够的棉被、衣物和食品,过年了,救助站就是流浪者温暖的家。”吴挺强说。


  天津市救助站52人救助站里迎新年

  正月里,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从除夕到正月初八,共有52名被救助者在救助站过年,这个春节对于他们来说,过得很温暖。


  正月初八,救助站站长李全城赶紧张罗着为救助对象李某买票的事。李某是除夕晚上工作人员在和平区金街附近巡逻时发现的救助对象。当时他拎着重重的行李,工作人员走近发现他精神恍惚,于是立刻将其带回了救助站。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帮其找到了家。回家的火车票买到后,李某将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回家和家人团聚。


  “现在已经有45名被救助者在我们的帮助下踏上了回家的路。”李全城介绍,为了不让那些流浪人员挨饿受冻,能够温暖安全过年,早在春节前夕,市救助站就开始准备,应对春节流浪救助高峰期。从除夕开始,救助站工作人员不仅备好了大量棉衣、棉被以及水果、糖果、水饺、汤圆、鲜肉、腊肉等丰盛的过年食品,还加强了站内的防冻保暖工作,及时给救助房内每个床位添加被子,为受助人员发放防寒衣物,提供取暖设备,让进站流浪人员更深切地感受“家”的温暖。


  六盘水市救助站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感觉很温暖

  “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六盘水救助站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年初一,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救助管理站临时救助点,毕节人刘德远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


  这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在春节这个团聚的日子,他们因种种原因回不了家,救助站成了他们的大家庭。


  刘德远在湖南打工,因为没挣到钱不够回家的路费,便滞留到了六盘水。大年初一,他主动找到市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


  虽然在年前护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被救助者,但是,在救助站里,仍有6 名被救助者在这里过年。“这几个人是刚到站里来的,有的是不愿意回家,有的说不清楚自己家在哪,年后我们再想办法送他们回家。”救助站的大食堂成了大伙儿过年的地方,在这里,站长张增凤和其他工作人员陪着这些被救助者吃水果、唠家常。


  张增凤介绍,为了让生活无着人员在救助站过一个温暖的春节,早在几天前,救助站就做好了准备工作。过年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给被救助者换上干净的衣服,理了发,精神抖擞地过新年。孤儿李勇开心地说:“谢谢救助站的叔叔阿姨,这里的年过得真热闹!”(卢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救助站里五湖四海的团圆年
发布时间:2013-02-26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团圆在一起,但这并不等于街头就没有流浪者,没有无家可归或有家回不去的群体。过大年是中国人的传统,无论此前或此后还有多少辛苦和艰难,过年这几天是一定要尽可能的红红火火、舒适安逸。所以,就有了救助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团聚,有了天南海北的一幕幕温暖。

  上海市救助站让流浪者过个好年

  春联、窗花、包子……正月里,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洋溢着温馨的气氛。每年春节,为了让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在异乡过个温暖的大年,救助工作人员要付出不少艰辛。


  “他们平时流落街头,过年了也许比普通人更想家,让他们过个安心、开心年,我们心里非常欣慰。”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刘德才说。


  47岁的老李,腿脚不便,年前被接进了救助站。第一次在救助站过年,老李穿上了新棉衣。“年夜饭吃了大虾,还有饺子,白菜猪肉馅儿的。”他说。


  为流浪乞讨人员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已是救助站的惯例。过年前后,工作人员还去医院走访慰问治疗中的流浪人员,为他们送去新鲜水果和糖果。


  越到春节越忙碌,救助站老员工徐顺海这些年来一直陪着流浪乞讨人员过年,甚至要舍弃与亲人相聚的时光。他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回家过年不容易,可年前一周,女儿几乎见不着老爸。街头救助巡逻、帮流浪乞讨人员找家、护送受助者返乡,除夕夜又在救助站值班……一直忙到年初一中午,徐顺海才踏进家门。


  虽然是想着要如何为滞留站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张罗个新年,但其实工作人员最希望所有的流浪汉都能返回家乡,回到亲人身边。“护送一个救助对象回家,挺累的,但看到流浪人员和他们的亲人都开心,我们也就苦中有乐了。”工作人员林道荣说,从年前一周至正月初五,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共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返乡86人次。


  年初六晚,老李就将自行返回江苏徐州老家了。徐顺海为他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装有火车票、地铁车票和一张提醒他乘车注意事项的便条。“他答应我了,年后要争取找份正式的工作。”徐顺海说。


  海南救助站过年了,这里就是你的家

  大年初二上午9 点,海南省救助站后勤中心工作人员陈玲搁下来不及吃完的早餐,开始忙活求助人员的午饭。


  “有50多人吃饭,要早点做好,让他们过年吃饱吃好。”陈玲介绍说,过年了好多流浪人员无处可去,到救助站求助,我们要确保求助者上门有人接待,住下能过好年。


  救助站工作人员吴挺强说,留在站里的54 名求助者不回家过年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年前车票难买,有的是等着家里人过来接,还有的就想暂时在这里住两天,年后就离开救助站。


  “我们24小时都有人值班,他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有医生及时救治。”吴挺强介绍说,海南省救助站是海南岛内最大的救助站,救助站每天安排了包括医生、厨师和司机在内的10名工作人员值班。


  来自吉林的求助者谭庆林说,自己身有残疾腿脚不方便,在海口又无依无靠,过年了外面找不到吃住的地方,只能来救助站求助。“这里挺好,年三十晚上准备了瓜子糖果,饺子管够。”谭庆林说。


  午饭时间,救助站食堂里,几个帮厨者在杀鸡、炖肉。“今天午饭有木耳炖肉、白斩鸡和炒南瓜,保证他们吃好。”陈玲说,救助站收留的北方求助者较多,每顿饭会准备一些面食,适应求助者的饮食习惯。


  那几天,一股弱冷空气给海南带来降温和小雨,救助站派出专人到街上劝说流浪人员到站里避寒。“站里准备了足够的棉被、衣物和食品,过年了,救助站就是流浪者温暖的家。”吴挺强说。


  天津市救助站52人救助站里迎新年

  正月里,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从除夕到正月初八,共有52名被救助者在救助站过年,这个春节对于他们来说,过得很温暖。


  正月初八,救助站站长李全城赶紧张罗着为救助对象李某买票的事。李某是除夕晚上工作人员在和平区金街附近巡逻时发现的救助对象。当时他拎着重重的行李,工作人员走近发现他精神恍惚,于是立刻将其带回了救助站。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帮其找到了家。回家的火车票买到后,李某将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回家和家人团聚。


  “现在已经有45名被救助者在我们的帮助下踏上了回家的路。”李全城介绍,为了不让那些流浪人员挨饿受冻,能够温暖安全过年,早在春节前夕,市救助站就开始准备,应对春节流浪救助高峰期。从除夕开始,救助站工作人员不仅备好了大量棉衣、棉被以及水果、糖果、水饺、汤圆、鲜肉、腊肉等丰盛的过年食品,还加强了站内的防冻保暖工作,及时给救助房内每个床位添加被子,为受助人员发放防寒衣物,提供取暖设备,让进站流浪人员更深切地感受“家”的温暖。


  六盘水市救助站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感觉很温暖

  “这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六盘水救助站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年初一,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救助管理站临时救助点,毕节人刘德远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


  这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在春节这个团聚的日子,他们因种种原因回不了家,救助站成了他们的大家庭。


  刘德远在湖南打工,因为没挣到钱不够回家的路费,便滞留到了六盘水。大年初一,他主动找到市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


  虽然在年前护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被救助者,但是,在救助站里,仍有6 名被救助者在这里过年。“这几个人是刚到站里来的,有的是不愿意回家,有的说不清楚自己家在哪,年后我们再想办法送他们回家。”救助站的大食堂成了大伙儿过年的地方,在这里,站长张增凤和其他工作人员陪着这些被救助者吃水果、唠家常。


  张增凤介绍,为了让生活无着人员在救助站过一个温暖的春节,早在几天前,救助站就做好了准备工作。过年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给被救助者换上干净的衣服,理了发,精神抖擞地过新年。孤儿李勇开心地说:“谢谢救助站的叔叔阿姨,这里的年过得真热闹!”(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