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一民办收养所火灾7名孤儿遇难后续 兰考承认存监管漏洞 曾默许收养行为 “违法”的爱心背后,照出的是政府救助的缺失和不足
发布时间:2013-01-06
河南兰考一民办收养所火灾7名孤儿遇难后续
兰考承认存监管漏洞 曾默许收养行为
“违法”的爱心背后,照出的是政府救助的缺失和不足
河南兰考县一民办收养所4日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名孤儿死亡。失火户主袁厉害因为长期收养弃婴和孤儿,有“爱心妈妈”之称。但民政部门对此表示,相关收养行为并未办理合法手续。意外的大火仿佛一面镜子,在袁厉害“违法”的爱心背后,照出的是政府救助工作的缺失和不足。
[最新进展]
兰考县首次公开承认错误
称监管不力
5日下午,河南兰考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民办收养所火灾事故公开回应。该县有关负责人现场表态称,悲剧事件的发生,和一些部门对民间收养弃婴行为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发布会上,兰考县通报了火灾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善后处理措施。
兰考县副县长吴长胜表示,袁厉害拥有子女,经济条件不足且没有在民政部门办理弃婴收养手续,比照国家收养法的有关规定,其并不具有收养弃婴的资格。
吴长胜说,考虑到袁厉害的做法是一种珍惜生命、社会担当的爱心之举,政府部门对其收养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吴长胜介绍,鉴于袁厉害的实际经济能力以及孩子的生存需要,此前兰考县民政部门先后为其家庭的20人办理了低保,公安部门也给一些孩子办理了户籍手续,这些举措是不符合规定的。
“造成目前这种局面,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有意放松监管有直接关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漏洞。”吴长胜说。
发布会还介绍,今后兰考县将加大联合执法监督力度,力争从源头上杜绝非法的民间收养行为。
10孩童已得到安置
另外16名孩子去向不明
河南省消防总队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从现场情况看,7名遇难者均为窒息死亡。至于火灾发生的具体原因,尚待技术鉴定和进一步调查。
“着火的房间为中间的大屋,屋里除了有一个烤火的电暖器,别的没有什么能引着火。”经常帮袁厉害照顾孩子的李秀阁,与失火地相距不远,她猜测起火的原因是当地人俗称为“小太阳”的电暖器引燃。
记者5日从兰考县民政局获悉,袁厉害目前共收养有34名弃婴,与其共同生活的有18名,其余16名在哪里、是谁在抚养?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了解。
4日,袁厉害的私人弃婴收养所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名被收养者罹难,1名受伤。火灾后,除当时现场死伤的8名孩童,当地政府设置了临时安置点,对袁厉害收养的其他10名孩童进行了妥善安置。
10名孩子中,有7名白天正常上学,由兰考县民政局安排专人接送,晚上住在县救助站;1人因脑残无法上学暂住救助站,另外2人已被安置到开封市福利院。住在县救助站的8名孩子,均由县民政局安排专人管理。
民政局党组副书记李美姣表示,因为没有长期抚养照顾弃婴的条件,兰考县救助站平时主要负责流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加之县里也没有儿童福利机构,此前遇到弃婴时,通常会在救助站短暂过渡后移送给开封市儿童福利院。因此目前对于上述几名上学孩童的安置也是临时应急,其最终归宿还需研究后拿出解决方案。
除了和袁厉害共同生活的18名孩子,还有被收养的16名孩子没有和袁生活在一起。当地民政部门介绍说,袁厉害称这些孩子是被其他家庭代养,但都散落在哪些家庭,民政部门还没有掌握具体信息。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了解16名孩子的去处,并将对其进行妥善安置。
[事件三问]
“爱心妈妈”功过待评说?
记者现场采访获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袁厉害就开始收养弃婴和孤儿,后来越收越多。目前仅安置孩子的场所就有两处,一个在县医院后街的两层独院内,另一处在县人民医院西边两间瓦房。此前,一些媒体对其事迹做过报道,因此有“爱心妈妈”之称。
袁厉害的儿子杜鹏告诉记者,母亲收养孩子的时间“20年只多不少”。近些年有人主动送孩子过来,也有趁夜里把孩子丢到门口就走的,不少都是有生理缺陷或残疾,“多的时候,光喂奶的孩子就有六七个,有时家里人也去帮忙,给孩子们烧水做饭。”
兰考县民政局有关人员证实,因为在县人民医院门口摆地摊,袁厉害最初是帮助医院处理死婴,随后开始收养医院里遗弃的残障婴儿。“后来,社会上一些群众甚至乡镇派出所发现的弃婴,也主动送来。袁厉害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弃婴收养历程。”
李美姣告诉记者,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袁厉害累计收养的弃婴和孤儿多达七八十人。其中大的甚至已结婚成家。
对于袁厉害的收养行为,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的多位邻居均表示肯定。一位村民说:“这是善举,是给社会献爱心,很多孩子都有缺陷,如果遗弃不管,可能命都没了。”
“爱心妈妈”靠收养弃婴牟利?
针对外界流传的袁厉害利用收养弃婴牟利的说法,民政局党组副书记李美姣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民政部门就注意到这种说法,并对此进行了调查。
“但目前为止,并没有掌握这方面的证据。” 李美姣说,“初步推断,有的家庭从这里收养子女,借机给点类似奶粉钱的补偿,这样的情况可能存在。”兰考民政局给予了袁厉害夫妇和18名弃婴低保,每人每月87元。照此测算,她的家庭每个月能领到1740元的低保收入。
据了解,长期以来,袁厉害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在县人民医院附近摆摊做小买卖,有时帮人推销建材挣点提成,此外还有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
政府救助缘何“摇摆不定”?
既然收养行为不合法,为何袁厉害能坚持收养弃婴和孤儿长达20多年?此间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有何作为?
面对普遍的公众质疑,杨佩民表示,2007年以来,兰考县、开封市民政部门及福利院领导多次与袁厉害沟通,要求其交出收养儿童,由政府统一收养。2011年9月,开封市福利院从袁厉害家接走5名弃婴。同时,袁厉害也最终同意不再收养新的弃婴,一旦发现将及时移交民政部门。
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兰考县移交至开封市儿童福利院的弃婴达到32名,其中就包括袁厉害新发现后转交的一部分孩子。
李美姣告诉记者,一方面袁厉害不具备收养资格,另一方面其家庭条件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之所以没有进行强制移交,是考虑到孩子们长期和袁厉害生活在一起,产生了感情,担心造成心理伤害。
记者在调查中也注意到,针对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兰考县公安部门先后给20名孩子办理了户口;民政部门也给20名孩子办理了农村低保,目前每季度发放低保金共5520元。此外,每逢节日还有些临时救助。
一方面认定收养行为不合法,另一方面又给其进行救助。表面上“摇摆不定”的政府救助,暴露出的是当地救助活动的制度“短板”,以及儿童福利机构的缺失。
兰考县民政局提供的一份材料直言,造成袁厉害违法收养不能控制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全县至今没有一所儿童福利机构,县民政部门安置弃婴的方式只有送到开封市儿童福利院,而早年开封市儿童福利院养育条件有限,不能做到送一个接一个。
兰考县救助站站长聂杰表示,通常情况下,合法的民间收养行为是社会救助的有益补充,对于类似的草根慈善行为国家一直持鼓励态度。火灾暴露出的其实是当前社会救助机制方面的短板与不足。
有关专家认为,就具体事故而言,袁厉害理应负有一定责任,但其个人遭遇令人同情,也值得反思。政府如果不加大投入,完善制度,类似的悲剧将是愿意付出爱心的“袁厉害们”无法承受之重。
[新华时评]
兰考有些干部
愧对焦裕禄
7名孤儿和弃婴命殇民居火灾,收养者被警方控制,当地干部却发表系列言论撇清责任,唯独没有深感伤痛于内,检讨工作于外。事件发生时间正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作风一个月之际,发生地点是好干部焦裕禄汗水所洒、梦牵魂系的河南兰考县。
火灾原因尚未查明,当地干部责任却差不多撇清了。1987年起摆摊为生的袁厉害收养弃婴,按当地干部所言并不合法。25年过去,无资质的公民收养100多名被抛弃的孩子,吃着纳税人奉养的民政干部及政府官员不直面弃婴和孤儿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千方百计建起收养机构,不好好补上有效发挥民间收养力量的功课。这些干部来到焦裕禄手植的焦桐下当作何感想?
50年前焦裕禄带病来到受内涝、风沙和盐碱之苦的黄泛区兰考,面对成群外出逃荒的群众,却用三年不到时间找到种泡桐治风沙妙方,带领群众初步实现粮食自给。今天,兰考当地干部把袁厉害自发收养存在的问题一拖25年,直到大火夺去孩子们的性命。
当年焦裕禄被派到兰考,当天就下乡到灾情最重的大队,他从困难中看到希望,鼓励大家改变面貌,并用生命践行公仆诺言。今天的兰考干部,有哪一位寒风中放下架子常到有隐患的收养家庭走走?有谁下定决心把问题当成硬骨头不啃下来不罢休?兰考某局长称,县民政局和城关镇政府一直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事实告诉世人,有关部门所下的决心、投入的感情、付出的努力,又如何与焦裕禄相比?某股长表示,造成袁厉害收养弃婴越来越多、直至无法控制的真正原因是兰考县没有福利院。该有的福利院一直没有,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又有什么原因能辞其咎?
公益专家王振耀说,家庭收养优于政府收养,应当加以扶持。袁厉害收养的某些孩子面对民政部门官员时不愿离开,证实了专家观点。另一方面,智力上可能有缺陷的孩子用直觉告诉人们,不完美的袁妈妈比有些官气十足的人更爱他们。焦裕禄初到兰考就说,改变兰考“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思想的改变”。改变这些被抛弃孩子命运的关键,不同样在于当地干部思想的改变吗?
中央八项规定地方如何落实?关键是简化一切可简化的,负起一切当负的责任,当好人民的公仆。可惜,面对7个生命离去,当地政府至今无人坦承工作失误!以焦裕禄为镜找到工作差距,对照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勇担责任解决问题,才是明智之举,也是更多地方干部应当做的。
本版均据新华社
兰考承认存监管漏洞 曾默许收养行为
“违法”的爱心背后,照出的是政府救助的缺失和不足
河南兰考县一民办收养所4日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名孤儿死亡。失火户主袁厉害因为长期收养弃婴和孤儿,有“爱心妈妈”之称。但民政部门对此表示,相关收养行为并未办理合法手续。意外的大火仿佛一面镜子,在袁厉害“违法”的爱心背后,照出的是政府救助工作的缺失和不足。
[最新进展]
兰考县首次公开承认错误
称监管不力
5日下午,河南兰考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民办收养所火灾事故公开回应。该县有关负责人现场表态称,悲剧事件的发生,和一些部门对民间收养弃婴行为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发布会上,兰考县通报了火灾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善后处理措施。
兰考县副县长吴长胜表示,袁厉害拥有子女,经济条件不足且没有在民政部门办理弃婴收养手续,比照国家收养法的有关规定,其并不具有收养弃婴的资格。
吴长胜说,考虑到袁厉害的做法是一种珍惜生命、社会担当的爱心之举,政府部门对其收养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吴长胜介绍,鉴于袁厉害的实际经济能力以及孩子的生存需要,此前兰考县民政部门先后为其家庭的20人办理了低保,公安部门也给一些孩子办理了户籍手续,这些举措是不符合规定的。
“造成目前这种局面,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有意放松监管有直接关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漏洞。”吴长胜说。
发布会还介绍,今后兰考县将加大联合执法监督力度,力争从源头上杜绝非法的民间收养行为。
10孩童已得到安置
另外16名孩子去向不明
河南省消防总队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从现场情况看,7名遇难者均为窒息死亡。至于火灾发生的具体原因,尚待技术鉴定和进一步调查。
“着火的房间为中间的大屋,屋里除了有一个烤火的电暖器,别的没有什么能引着火。”经常帮袁厉害照顾孩子的李秀阁,与失火地相距不远,她猜测起火的原因是当地人俗称为“小太阳”的电暖器引燃。
记者5日从兰考县民政局获悉,袁厉害目前共收养有34名弃婴,与其共同生活的有18名,其余16名在哪里、是谁在抚养?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了解。
4日,袁厉害的私人弃婴收养所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名被收养者罹难,1名受伤。火灾后,除当时现场死伤的8名孩童,当地政府设置了临时安置点,对袁厉害收养的其他10名孩童进行了妥善安置。
10名孩子中,有7名白天正常上学,由兰考县民政局安排专人接送,晚上住在县救助站;1人因脑残无法上学暂住救助站,另外2人已被安置到开封市福利院。住在县救助站的8名孩子,均由县民政局安排专人管理。
民政局党组副书记李美姣表示,因为没有长期抚养照顾弃婴的条件,兰考县救助站平时主要负责流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加之县里也没有儿童福利机构,此前遇到弃婴时,通常会在救助站短暂过渡后移送给开封市儿童福利院。因此目前对于上述几名上学孩童的安置也是临时应急,其最终归宿还需研究后拿出解决方案。
除了和袁厉害共同生活的18名孩子,还有被收养的16名孩子没有和袁生活在一起。当地民政部门介绍说,袁厉害称这些孩子是被其他家庭代养,但都散落在哪些家庭,民政部门还没有掌握具体信息。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了解16名孩子的去处,并将对其进行妥善安置。
[事件三问]
“爱心妈妈”功过待评说?
记者现场采访获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袁厉害就开始收养弃婴和孤儿,后来越收越多。目前仅安置孩子的场所就有两处,一个在县医院后街的两层独院内,另一处在县人民医院西边两间瓦房。此前,一些媒体对其事迹做过报道,因此有“爱心妈妈”之称。
袁厉害的儿子杜鹏告诉记者,母亲收养孩子的时间“20年只多不少”。近些年有人主动送孩子过来,也有趁夜里把孩子丢到门口就走的,不少都是有生理缺陷或残疾,“多的时候,光喂奶的孩子就有六七个,有时家里人也去帮忙,给孩子们烧水做饭。”
兰考县民政局有关人员证实,因为在县人民医院门口摆地摊,袁厉害最初是帮助医院处理死婴,随后开始收养医院里遗弃的残障婴儿。“后来,社会上一些群众甚至乡镇派出所发现的弃婴,也主动送来。袁厉害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弃婴收养历程。”
李美姣告诉记者,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袁厉害累计收养的弃婴和孤儿多达七八十人。其中大的甚至已结婚成家。
对于袁厉害的收养行为,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的多位邻居均表示肯定。一位村民说:“这是善举,是给社会献爱心,很多孩子都有缺陷,如果遗弃不管,可能命都没了。”
“爱心妈妈”靠收养弃婴牟利?
针对外界流传的袁厉害利用收养弃婴牟利的说法,民政局党组副书记李美姣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民政部门就注意到这种说法,并对此进行了调查。
“但目前为止,并没有掌握这方面的证据。” 李美姣说,“初步推断,有的家庭从这里收养子女,借机给点类似奶粉钱的补偿,这样的情况可能存在。”兰考民政局给予了袁厉害夫妇和18名弃婴低保,每人每月87元。照此测算,她的家庭每个月能领到1740元的低保收入。
据了解,长期以来,袁厉害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在县人民医院附近摆摊做小买卖,有时帮人推销建材挣点提成,此外还有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
政府救助缘何“摇摆不定”?
既然收养行为不合法,为何袁厉害能坚持收养弃婴和孤儿长达20多年?此间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有何作为?
面对普遍的公众质疑,杨佩民表示,2007年以来,兰考县、开封市民政部门及福利院领导多次与袁厉害沟通,要求其交出收养儿童,由政府统一收养。2011年9月,开封市福利院从袁厉害家接走5名弃婴。同时,袁厉害也最终同意不再收养新的弃婴,一旦发现将及时移交民政部门。
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兰考县移交至开封市儿童福利院的弃婴达到32名,其中就包括袁厉害新发现后转交的一部分孩子。
李美姣告诉记者,一方面袁厉害不具备收养资格,另一方面其家庭条件也不利于孩子成长,之所以没有进行强制移交,是考虑到孩子们长期和袁厉害生活在一起,产生了感情,担心造成心理伤害。
记者在调查中也注意到,针对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兰考县公安部门先后给20名孩子办理了户口;民政部门也给20名孩子办理了农村低保,目前每季度发放低保金共5520元。此外,每逢节日还有些临时救助。
一方面认定收养行为不合法,另一方面又给其进行救助。表面上“摇摆不定”的政府救助,暴露出的是当地救助活动的制度“短板”,以及儿童福利机构的缺失。
兰考县民政局提供的一份材料直言,造成袁厉害违法收养不能控制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全县至今没有一所儿童福利机构,县民政部门安置弃婴的方式只有送到开封市儿童福利院,而早年开封市儿童福利院养育条件有限,不能做到送一个接一个。
兰考县救助站站长聂杰表示,通常情况下,合法的民间收养行为是社会救助的有益补充,对于类似的草根慈善行为国家一直持鼓励态度。火灾暴露出的其实是当前社会救助机制方面的短板与不足。
有关专家认为,就具体事故而言,袁厉害理应负有一定责任,但其个人遭遇令人同情,也值得反思。政府如果不加大投入,完善制度,类似的悲剧将是愿意付出爱心的“袁厉害们”无法承受之重。
[新华时评]
兰考有些干部
愧对焦裕禄
7名孤儿和弃婴命殇民居火灾,收养者被警方控制,当地干部却发表系列言论撇清责任,唯独没有深感伤痛于内,检讨工作于外。事件发生时间正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作风一个月之际,发生地点是好干部焦裕禄汗水所洒、梦牵魂系的河南兰考县。
火灾原因尚未查明,当地干部责任却差不多撇清了。1987年起摆摊为生的袁厉害收养弃婴,按当地干部所言并不合法。25年过去,无资质的公民收养100多名被抛弃的孩子,吃着纳税人奉养的民政干部及政府官员不直面弃婴和孤儿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千方百计建起收养机构,不好好补上有效发挥民间收养力量的功课。这些干部来到焦裕禄手植的焦桐下当作何感想?
50年前焦裕禄带病来到受内涝、风沙和盐碱之苦的黄泛区兰考,面对成群外出逃荒的群众,却用三年不到时间找到种泡桐治风沙妙方,带领群众初步实现粮食自给。今天,兰考当地干部把袁厉害自发收养存在的问题一拖25年,直到大火夺去孩子们的性命。
当年焦裕禄被派到兰考,当天就下乡到灾情最重的大队,他从困难中看到希望,鼓励大家改变面貌,并用生命践行公仆诺言。今天的兰考干部,有哪一位寒风中放下架子常到有隐患的收养家庭走走?有谁下定决心把问题当成硬骨头不啃下来不罢休?兰考某局长称,县民政局和城关镇政府一直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事实告诉世人,有关部门所下的决心、投入的感情、付出的努力,又如何与焦裕禄相比?某股长表示,造成袁厉害收养弃婴越来越多、直至无法控制的真正原因是兰考县没有福利院。该有的福利院一直没有,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又有什么原因能辞其咎?
公益专家王振耀说,家庭收养优于政府收养,应当加以扶持。袁厉害收养的某些孩子面对民政部门官员时不愿离开,证实了专家观点。另一方面,智力上可能有缺陷的孩子用直觉告诉人们,不完美的袁妈妈比有些官气十足的人更爱他们。焦裕禄初到兰考就说,改变兰考“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思想的改变”。改变这些被抛弃孩子命运的关键,不同样在于当地干部思想的改变吗?
中央八项规定地方如何落实?关键是简化一切可简化的,负起一切当负的责任,当好人民的公仆。可惜,面对7个生命离去,当地政府至今无人坦承工作失误!以焦裕禄为镜找到工作差距,对照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勇担责任解决问题,才是明智之举,也是更多地方干部应当做的。
本版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