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县动态

湖州市长兴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社区实践”

发布日期:2020-09-17 13: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长兴县雉城街道皇家湾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城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辖区涌入了大量外来人口和周边拆迁村民,物业管理、车辆停放、环境治理、平安稳定等各方面治理难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皇家湾社区秉承“社群共融、全人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先行先试,有效开展社区治理,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围绕激活社区活力、盘活社区资源、做活社区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聚焦难点、项目运作,打造了“基层有活力、管理出成效、群众得实惠”的“魅力皇家湾”,探索出一条顺应社会治理规律、契合自身实际的社区善治之路。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桥头堡”

社区党委通过社区共建、政社互动、党员领办等机制,推动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一是实施“契约化”党建促共建模式。皇家湾社区党委下设5个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137名,35周岁以下党员10人,60周岁以上党员75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32人。社区党委积极协调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联建联动优势,与辖区单位内36家单位建立“区域党建联盟”,通过认领服务清单、需求清单和志愿清单“三张清单”,明确目标和职责,每季度开展区域党建联盟活动,认领社区治理微项目58个、解决社区疑难问题36件、结对帮扶困难群众68户。二是实施“项目化”党建带社建模式。社区党委从社区生活出发,通过“项目化”公益创投的方式,集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事业。培育、支持、孵化居家养老、环境保护、慈善帮困、文化娱乐等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良性发展,重点打造了一批楼道达人服务团队、蝶蕊舞蹈队、翠萍剪纸工作室等公益服务项目和便民服务品牌,推动治理水平的提升。经统计,辖区内社会组织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受益人数达13000多人次,解决各类民生实事368项。三是实施“固态化”党建聚志建模式。深化志愿服务“志行雉善”功能,以“益起来公益行”为切入点,组织党员进社区、居民志愿者、共建单位、公益组织和商家,以每个月的第一星期的星期六为志愿者固定活动日,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行雉善”志愿者系列活动,设立因需而立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库,聚集志愿力量,推进基层治理。

二、坚持自治固本,激发多元治理“强引擎”

社区以小区微治理为切入点,构建了网格员、红邻长、区长、楼道长四级自治服务团队,从楼道的“点”,到区苑的“线”,再到社区的“面”,通过点线面结合,打通与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培育一支“红管家”居民自治队伍。2018年,借助县公益创投平台,重点培育了一支“能为民服务、能善于沟通、能有力组织、能有效办事”的“红邻长”居民自治队伍,探索形成“七步工作法”,用“走访式”收集民意,用“巡查式”发现安全隐患,用“接待式”协调纠纷,用“引导式”宣传居民自治,用“项目式”促进社区治理,用“活动式”带动社区氛围。通过亲情式贴心服务,不断拉近干群距离,融洽干群关系。二是建立一套小区管理机制。实施“区长制”“楼道长制”等管理模式,在每个小区、每个楼道由居民自我推荐、共同推选小区长、楼道长,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和业委会财务方面进行监督,统筹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力量,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共同助力小区的治理与发展。三是搭建一个居民议事平台。在大型小区建立“有一说一”居民议事厅,制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流程等内容,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议事会议”的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居民参与讨论,实现了“社区的事社区办”向 “社区的事大家办”转变,累计召开议事会300余次,协商解决有关小区治理问题230个。

三、坚持法治为纲,强化长效保障“主心骨”

借助街道执法力量下沉和辖区法律资源,聚焦社区治理中的矛盾与问题,将社区各项事务纳入法治轨道,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一是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开展城管、民警进社区担任副书记、主任助理,落实柔性执法、服务民众,充分发挥“穿制服”副书记、主任助理的职能优势,密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联系,从源头上了解问题、解决问题,2019年以来已发现并消除小区治理这一基本单元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20余个。二是开设社区“模拟法庭”。借助辖区法律资源爱伊行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团队,通过招募培养社区老娘舅、定期设立法律咨询点、开设社区模拟法庭等方式,搭建“娘舅在家,律师在线”平台,随时随地快速解决社区居民小而杂的矛盾纠纷。先后实施“巾帼社区模拟法庭”“禁毒案件模拟法庭”等项目,已成功调解社区矛盾纠纷13例,举办法律大讲堂8次。三是创新普法宣传模式。依托社区法律志愿力量,加强社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一方面开展“点单式”法律宣传,按照居民不同需求为编制普法“菜单”,实现居民“点菜学法,点师授课”;另一方面开展“固定式”法律咨询,确定每周五定为法律咨询日,由从事法律工作的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法律帮助和法律咨询,引导居民知法、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德治润心,提升社区治理“软实力”

通过修订社区居民公约、塑造“烈火红心”社区文化、星级家庭评比、文明诚信体系建设等方式,不断健全完善德育体系,以文明社风助力社区治理。一是弘扬红色文化。上世纪50年代初,长兴县22位退伍军人毅然投身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耐火行业,用自己的转业费合资创立荣军耐火厂。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生产的耐火产品达到国际前沿水准,受到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当年被改编成话剧《烈火红心》广为流传。皇家湾社区精心打造了荣军耐火厂遗址公园,用“烈火红心”精神引导居民艰苦奋斗、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二是建设诚信社区。探索出诚信社区“1+5”标准化模式,“1”即以居民社区行为表现为依据的星级文明家庭评比活动,“5”则是衡量居民遵纪守法、文明风尚、红色物业、志愿服务、小区保洁的5项行为标准,实现用标准化体系规范居民行为,营造社区居民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三是实施积分管理。在辖区26个小区全面开展一户一档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对居民文明诚信进行积分管理,科学设定居民红、黑行为分值,依托物业智能服务平台和社区智能管理平台,每月对居民积分进行晾晒,推动居民行为改善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五、坚持科技支撑,打造信息社区“升级版”

社区主动顺应时代变化,利用“互联网+”功能,实现服务数字化转型,达到了线上功能全覆盖,线下服务全方位,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目标,满足了不同群体居民群众需求。一是全面推行“幸福家园卡”。依托“掌心长兴”APP服务功能,设计推出社区“幸福家园卡”信息模块,设置社区信息发布、居民聊吧、社区关爱、公益课堂、移风易俗等模块,开展社区活动邀请、点单式服务、助餐送餐等互动服务,搭建社区、居民线上互动服务平台,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便利,有效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完成4821户,10326人的家庭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录入。二是积极打造智慧社区系统。在皇家湾名邸试点开展智慧小区建设,引入“1号社区”信息化管理产品,把智能安防、智慧物业、数字生活等多个开放平台连接起来,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设管理有序、治安良好、服务完善、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智慧小区”,开创了县内“红色物业”智能化管理的先河,提升社区治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开通“e家清”微信服务平台。建立掌上“三方”良性监督机制,增设建言献策模块,通畅“三方”沟通渠道,维护居民和业主的合法权益。自“e家清”开通以来,共公布信息400条,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点击率达5000余次。通过不断提高“e家清”的覆盖率和知晓率,全面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全力助推清廉社区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湖州市长兴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社区实践”
发布时间:2020-09-17

长兴县雉城街道皇家湾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城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辖区涌入了大量外来人口和周边拆迁村民,物业管理、车辆停放、环境治理、平安稳定等各方面治理难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皇家湾社区秉承“社群共融、全人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先行先试,有效开展社区治理,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围绕激活社区活力、盘活社区资源、做活社区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聚焦难点、项目运作,打造了“基层有活力、管理出成效、群众得实惠”的“魅力皇家湾”,探索出一条顺应社会治理规律、契合自身实际的社区善治之路。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桥头堡”

社区党委通过社区共建、政社互动、党员领办等机制,推动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一是实施“契约化”党建促共建模式。皇家湾社区党委下设5个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137名,35周岁以下党员10人,60周岁以上党员75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32人。社区党委积极协调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联建联动优势,与辖区单位内36家单位建立“区域党建联盟”,通过认领服务清单、需求清单和志愿清单“三张清单”,明确目标和职责,每季度开展区域党建联盟活动,认领社区治理微项目58个、解决社区疑难问题36件、结对帮扶困难群众68户。二是实施“项目化”党建带社建模式。社区党委从社区生活出发,通过“项目化”公益创投的方式,集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事业。培育、支持、孵化居家养老、环境保护、慈善帮困、文化娱乐等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良性发展,重点打造了一批楼道达人服务团队、蝶蕊舞蹈队、翠萍剪纸工作室等公益服务项目和便民服务品牌,推动治理水平的提升。经统计,辖区内社会组织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受益人数达13000多人次,解决各类民生实事368项。三是实施“固态化”党建聚志建模式。深化志愿服务“志行雉善”功能,以“益起来公益行”为切入点,组织党员进社区、居民志愿者、共建单位、公益组织和商家,以每个月的第一星期的星期六为志愿者固定活动日,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行雉善”志愿者系列活动,设立因需而立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库,聚集志愿力量,推进基层治理。

二、坚持自治固本,激发多元治理“强引擎”

社区以小区微治理为切入点,构建了网格员、红邻长、区长、楼道长四级自治服务团队,从楼道的“点”,到区苑的“线”,再到社区的“面”,通过点线面结合,打通与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培育一支“红管家”居民自治队伍。2018年,借助县公益创投平台,重点培育了一支“能为民服务、能善于沟通、能有力组织、能有效办事”的“红邻长”居民自治队伍,探索形成“七步工作法”,用“走访式”收集民意,用“巡查式”发现安全隐患,用“接待式”协调纠纷,用“引导式”宣传居民自治,用“项目式”促进社区治理,用“活动式”带动社区氛围。通过亲情式贴心服务,不断拉近干群距离,融洽干群关系。二是建立一套小区管理机制。实施“区长制”“楼道长制”等管理模式,在每个小区、每个楼道由居民自我推荐、共同推选小区长、楼道长,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和业委会财务方面进行监督,统筹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力量,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共同助力小区的治理与发展。三是搭建一个居民议事平台。在大型小区建立“有一说一”居民议事厅,制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流程等内容,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议事会议”的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居民参与讨论,实现了“社区的事社区办”向 “社区的事大家办”转变,累计召开议事会300余次,协商解决有关小区治理问题230个。

三、坚持法治为纲,强化长效保障“主心骨”

借助街道执法力量下沉和辖区法律资源,聚焦社区治理中的矛盾与问题,将社区各项事务纳入法治轨道,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一是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开展城管、民警进社区担任副书记、主任助理,落实柔性执法、服务民众,充分发挥“穿制服”副书记、主任助理的职能优势,密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联系,从源头上了解问题、解决问题,2019年以来已发现并消除小区治理这一基本单元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20余个。二是开设社区“模拟法庭”。借助辖区法律资源爱伊行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团队,通过招募培养社区老娘舅、定期设立法律咨询点、开设社区模拟法庭等方式,搭建“娘舅在家,律师在线”平台,随时随地快速解决社区居民小而杂的矛盾纠纷。先后实施“巾帼社区模拟法庭”“禁毒案件模拟法庭”等项目,已成功调解社区矛盾纠纷13例,举办法律大讲堂8次。三是创新普法宣传模式。依托社区法律志愿力量,加强社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一方面开展“点单式”法律宣传,按照居民不同需求为编制普法“菜单”,实现居民“点菜学法,点师授课”;另一方面开展“固定式”法律咨询,确定每周五定为法律咨询日,由从事法律工作的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法律帮助和法律咨询,引导居民知法、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德治润心,提升社区治理“软实力”

通过修订社区居民公约、塑造“烈火红心”社区文化、星级家庭评比、文明诚信体系建设等方式,不断健全完善德育体系,以文明社风助力社区治理。一是弘扬红色文化。上世纪50年代初,长兴县22位退伍军人毅然投身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耐火行业,用自己的转业费合资创立荣军耐火厂。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生产的耐火产品达到国际前沿水准,受到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当年被改编成话剧《烈火红心》广为流传。皇家湾社区精心打造了荣军耐火厂遗址公园,用“烈火红心”精神引导居民艰苦奋斗、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二是建设诚信社区。探索出诚信社区“1+5”标准化模式,“1”即以居民社区行为表现为依据的星级文明家庭评比活动,“5”则是衡量居民遵纪守法、文明风尚、红色物业、志愿服务、小区保洁的5项行为标准,实现用标准化体系规范居民行为,营造社区居民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三是实施积分管理。在辖区26个小区全面开展一户一档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对居民文明诚信进行积分管理,科学设定居民红、黑行为分值,依托物业智能服务平台和社区智能管理平台,每月对居民积分进行晾晒,推动居民行为改善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五、坚持科技支撑,打造信息社区“升级版”

社区主动顺应时代变化,利用“互联网+”功能,实现服务数字化转型,达到了线上功能全覆盖,线下服务全方位,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目标,满足了不同群体居民群众需求。一是全面推行“幸福家园卡”。依托“掌心长兴”APP服务功能,设计推出社区“幸福家园卡”信息模块,设置社区信息发布、居民聊吧、社区关爱、公益课堂、移风易俗等模块,开展社区活动邀请、点单式服务、助餐送餐等互动服务,搭建社区、居民线上互动服务平台,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便利,有效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完成4821户,10326人的家庭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录入。二是积极打造智慧社区系统。在皇家湾名邸试点开展智慧小区建设,引入“1号社区”信息化管理产品,把智能安防、智慧物业、数字生活等多个开放平台连接起来,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设管理有序、治安良好、服务完善、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智慧小区”,开创了县内“红色物业”智能化管理的先河,提升社区治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开通“e家清”微信服务平台。建立掌上“三方”良性监督机制,增设建言献策模块,通畅“三方”沟通渠道,维护居民和业主的合法权益。自“e家清”开通以来,共公布信息400条,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点击率达5000余次。通过不断提高“e家清”的覆盖率和知晓率,全面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全力助推清廉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