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精神生活的满意度。社会福利机构作为老人集中生活的重要场所,如何为老人提供丰富多彩、契合需求的文化教育服务,也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下文简称“市三福院”)在深化老年教育、开办老年大学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市三福院快乐老年大学基本情况
市三福院快乐老年大学创立于2016年9月,以“让学习创造美好的晚年,让快乐点燃智慧的火花”为办学宗旨,以促进老人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面向院内及周边社区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朋友免费招生,通过引进专家授课、招募志愿教师等方式,为200余名学员提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大学采用小班化教学,既结合老年人兴趣爱好,也介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老年人“增能”,让老人在大学里学到知识、交到朋友、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二、市三福院快乐老年大学的“1+2+3”实践
1个模式——“特色课程+主题活动+专题社团”教学模式。快乐老年大学全年分为秋季班、春季班两期课程,逐步探索形成“特色课程+主题活动+专题社团”教学模式:开设有手工、书画、园艺、越剧、歌咏、烘焙、广场舞、太极拳、门球、老年益智等14个老年特色课程,组建了读书会、动手动脑社团、生活讲堂、志愿者服务队等5个社团,四年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70余次,惠及老人9000余人次。
2种机制——鼓励引导机制和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引导机制: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特点进行针对性地疏导和宣传,把老人的注意力从棋牌室、麻将桌引导到教室里来,让老人学有所用、老有所乐:设立专门的展览室,展示学员的书法、绘画、手工等作品;赠送学员的手工、书画等作品给来访嘉宾或共建单位;组织歌唱班、舞蹈班的学员赴社区、兄弟单位参与演出等。积分奖励机制:设置积分制,根据课程出勤、课堂表现、期末展示等环节的表现,可获得相应积分,学期结束后凭借积分多少评比优秀学员、兑换奖品。浓郁的学习氛围,辅以荣誉物质奖励,激发了老人们的学习热情,院内近三分之一的老人踊跃参与,到课率达80%以上。
3大举措——完善管理制度、推行自主管理、链接社会资源。完善管理制度:相继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推动快乐老年大学规范运行。如确立办学宗旨、办学原则,拟定课程设置;规范大学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等管理制度;制定工作职责,明确院部、科室、班组等各级部门的分工,形成教学管理与服务合力。推行自主管理:各班设置班长、副班长,让学员积极、主动参与管理并提出宝贵意见,与工作人员及老师积极配合,做到真正的“老有所为”。链接社会资源:院方多渠道、多形式拓展资源连接途径,争取社会力量对快乐老年大学的支持:杭州笑顺老年事业发展中心等大学合作共建单位派来志愿老师,不定期组织老师上门指导;浙江绿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热心给予物质支持,奖励志愿者老师、优秀学员;江干区图书馆定期派专人来更新各类图书等。从社会获取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援助,进一步夯实了快乐老年大学的办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