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热点专题 >> 六稳六保

大救助 大数据 大智慧 ——浙江创新建设“1+8+X”大救助体系实录(上)

发布日期:2020-08-26 15: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社会报记者  周 亮

目前,涉及困难群众的救助项目有二三十项之多,分散在十多个部门,政策碎片化、信息孤岛化、认定多头化等问题历来就很突出。面对名目繁多的救助项目,困难群众往往一头雾水。此外,救助数据不互通互联,还有可能造成核对不准确、识别不精准,给基层民政干部带来被问责的风险。

为了破解上述问题,2017年以来,浙江省民政厅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 “浙里救”大救助信息系统,并于2019年作为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在11个地市、90个县全面铺开。如今,“浙里救”纵向贯通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横向与十多个部门协同,实现了救助对象统一认定、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需求统一发布,救助资金公开透明、救助事项协同办理、救助绩效精准分析,成为集中展示浙江大救助体系建设成效的 “金字招牌”。

打破壁垒换来纵横通达

打造“浙里救”,首先要从民政系统内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开始。

“信息化的基础是规范化、标准化。”浙江省民政厅信息中心主任黄瀚告诉记者,以前省内各地各级社会救助信息统计表单都是分别自制的,这给信息归集带来极大不便,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搞信息化,会给基层增加重复录入的负担。”

为此,省厅救助处、政策法规处、信息中心等处室召集180多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经过7天激烈讨论,最终形成了材料、流程、表单等“八统一”的统计表和流程图。“过去,我们收集数据更多关注省厅要什么。流程优化再造让我们认识到,应更多关注基层和老百姓能提供什么。”黄瀚说,“他们提供不了的,一般都可以通过省市层面部门间协同获得。”

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浙里救”,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基层需要:一次建设五级通用,基层无需重复开发平台;一次录入五级共享,大幅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填表负担。

梳理好系统内部纵向数据,“浙里救”把共建共享、互通互联的焦点转向部门间的横向协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大救助体系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在出台多个文件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两次社会救助省级联席会议,这为我们推动部门协同奠定了基础。”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方仁表介绍。

截至目前,“浙里救”涵盖11个部门、21类基础信息数据,链接省内73家银行,社会救助申请人经济状况实现全省通核,高效准确;跨越13个部门整合24类救助资源,社会救助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民政与扶贫、住建、教育等6个部门共享10类救助数据,救助资源供给与使用实现更精准、更有效。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纵向五级共享、横向十多个部门协同,带来的是“浙里救”全省困难群众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如今在浙江,救助对象由民政统一认定、经济状况由民政统一核对、救助需求由民政统一发布。“正应了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黄瀚说。

“一证通办”让数据跑腿

为了方便群众申请救助,“浙里救”丰富了应用场景,实现了多口接入。

目前,群众可以通过浙江省政府服务网、“浙里办”“支付宝”APP,迅速进入“浙里救”模块,也可以通过各市、县(市、区)政务或民政微信公众号发起救助申请,更可以前往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窗口、行政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提出申请。在一些地方,还可以致电社区(村)社工,请他们代跑代办。

无论通过哪一种方式申请,群众需要提供的材料只是一张身份证。

在杭州市西湖区政务服务大厅的政务自助终端机上,记者试着申请社会救助。在机器读取身份证后的第一步,记者就犯了难:屏幕上显示了低保、临时救助、教育等多个救助选项,“应该选哪一个?”西湖区民政局社救科工作人员王蒙娜笑着介绍:“模糊选择即可,线上系统会发起核对,线下区民政系统的家境调查员将联系你入户。最终,系统会给你‘精准画像’,判断你符合的救助项目,还能把你没申请但应享受的救助一并都给你。这就是‘一证通办’,不懂政策也没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区‘一证通办’仅医保减免一项,就让困难群众少跑7000多次。”王蒙娜解释道,过去群众办好低保后,要去医保部门登记备案,才能享受医疗报销救助各项政策,“现在系统内流转、部门间协办,只需让数据跑腿。”

异地救助申请更需要“数据跑腿”。户籍在杭州市西湖区的王丽颖一直在宁波市打工,因疫情失业导致生活困难,她便在居住地宁波通过西湖区民政局“幸福云”微信公众号发起救助申请。让她没想到的是,以往需要在纸上签名确认的信息、同意的授权,现在只需在屏幕上手写签名。随后,她的救助申请在“云”上“跑”完了整个流程,她成功获得救助。

“我们在‘浙里救’的基础上,研发了电子签名‘幸福签’,不但方便了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申请救助,更为异地申请人提供了便利。”西湖区民政局副局长潘春辉介绍,“我们还将启用刷脸签名,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主动预警精准识别“沉默的少数”

如果不是丈夫张林的一场大病,乐清市柳市镇胡家垟村的郑春梅一家4口本该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2019年7月,张林被查出患有肝癌,今年3月进行了肝移植手术。从发病到6月初出院回家,已自付医药费70多万元。“哪有那么多钱啊,全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回忆治病的日子,张林直摇头。

但生活还得继续,郑春梅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打零工维持家用。记者问她为什么不申请救助,郑春梅腼腆地回答说:“没生病前,我们家并不贫困,不好意思申请救助。”

让郑春梅没想到的是,返家第10天,她突然接到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的电话:“你家出什么事了,花那么多钱看病?今天在不在家?我去看看你们,讲讲社会救助政策。”

能够发现像郑春梅这样“沉默的少数”,正是得益于“浙里救”的部门协同。

乐清市对“浙里救”系统做了延伸,打通了本级医保局数据,自动识别医疗自付费用超过5万元的患者,并发出预警。同时,对患者家庭人口、残疾状况、车辆、社保及不动产等基础情况,在本级部门间发起初核,这一过程仅需20秒。根据初核情况,系统将“可能返贫致贫”的患者信息推送至乡镇(街道),由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查核实,帮助其完成社会救助申请,并向“浙里救”发起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省级核对。

张林的大病就是这样被镇民政办知道的。“工作人员说,我家属于支出型贫困,能够申请低保。特别快,7月就批下来了,每个月每人800多元的低保金。”郑春梅说,“最重要的是,以后再住院,医保范围内合规费用可以100%报销,真是太给力了!”据悉,今年以来,乐清市已有14人因大救助信息系统自动识别、主动预警,被纳入低保。

“数据不是冷冰的,‘浙里救’就是要读出这些数据背后一个个真实的人、一户户鲜活的家庭以及他们遭遇的困难,并给予最温暖的救助。”浙江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曹渊说,“未来,随着‘浙里救’数据越来越丰富、模型越来越科学、识别越来越智慧,再加上社会力量的精准对接,浙江社会救助将从生存型加快向发展型迈进,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有效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